时间: 2025-04-27 07:20: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20:50
西江月
八十一年住世,四千里外无家。
如今流落向天涯。梦到瑶池阙下。
玉殿五回命相,彤庭几度宣麻。
止因贪此恋荣华,便有如今事也。
我活了八十一年,身在四千里外却没有家。
如今我漂泊在天涯海角,梦中却回到瑶池阙下。
五次在玉殿中得命,几度在红庭中听宣麻。
只是因为贪恋这些荣华富贵,才有了如今的境遇。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蔡京(1047年-1126年),字太初,号东园,北宋政治家、书法家。因其政治手腕和艺术成就而著称,但因其贪腐行为也受到后世批评。他的诗歌常表现出对个人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蔡京晚年,时值北宋政局动荡,个人遭遇困境,深感荣华富贵的虚幻与不实。诗中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慨与反思,表达了对过往荣华的留恋与对现实的无奈。
《西江月》是一首深刻反映人生无常与荣华富贵虚幻的诗作。开篇以“八十一年住世”引入,显示出诗人对人生的回顾,紧接着“无家”二字,渗透着孤独与漂泊之感。这种强烈的对比,令读者感受到身处异乡的无奈与孤寂。诗人梦回瑶池,表面上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实际上却折射出对自己所处现实的无奈与失落。
接下来的“玉殿五回命相,彤庭几度宣麻”中,诗人通过回忆自己曾经的荣耀,表达了对权力与地位的渴望与追逐,然而这份渴望也成为了他最终流落的原因。“止因贪此恋荣华,便有如今事也”是全诗的点睛之句,诗人在这里直白地反思了自己的选择与人生的悔恨,暗示着荣华富贵的追求终究是徒劳的。
整体而言,诗作通过个体的经历诠释了人们对荣华的追求与其背后所付出的代价。蔡京以其个人经历为基础,传达出一种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反思,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理想的追逐。
逐句解析:
“八十一年住世,四千里外无家。”
表达了作者的孤独与漂泊之感,强调生活的漫长与无根的状态。
“如今流落向天涯,梦到瑶池阙下。”
描绘了作者现实的无奈与理想的美好对比,梦境中的瑶池象征着理想生活。
“玉殿五回命相,彤庭几度宣麻。”
反映了作者曾经的权势与荣耀,然而这些回忆也带有一种讽刺的意味。
“止因贪此恋荣华,便有如今事也。”
诗人自省,揭示了个人命运与选择之间的因果关系。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对荣华富贵的追求带来的失落与悔恨,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诗词测试:
诗人的年龄在诗中提到是多少岁?
A. 70岁
B. 81岁
C. 90岁
D. 60岁
诗中提到的“瑶池”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生活
C. 痛苦
D. 孤独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满足
B. 后悔
C. 喜悦
D. 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