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4:09: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4:09:37
题信丰县城门六首·拱日
作者: 罗椅 〔宋代〕
佻红抱城东,武山排闼入。
杲山出扶桑,橘红蘸溪湿。
公退倚朱栏,万象俱收拾。
无数唤舟人,沙头雁行入。
这首诗描绘了信丰县城门外的美丽景象。清晨,红日从城东冉冉升起,武山的轮廓如同推开大门般显现出来。太阳从扶桑山升起,橘色的光芒洒在湿润的溪水上。诗人倚靠在朱红色的栏杆上,眼前的万千景物都被收纳在心中。无数的船夫在沙滩上呼唤,像大雁一样排成行驶入水中。
罗椅(约960年-1127年),字子真,号柳溪,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山水诗,风格清新雅致,常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个人情感。罗椅在诗歌中常常融合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与情感的深刻思考。
此诗作于信丰县,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在那个时代,诗歌是文人表达情感和抒发志向的重要方式,罗椅通过对城门外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示了他对家乡的深情眷恋。
《题信丰县城门六首·拱日》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信丰县清晨的美丽景象。全诗以“拱日”为中心,展现了日出时分的壮丽画面。诗人运用丰富的色彩,如“佻红”和“橘红”,对比鲜明,极具视觉冲击力。
从“佻红抱城东”开始,诗的情境便迅速确立,红日从城东升起,仿佛在拥抱着这座古城。而后“武山排闼入”则生动地描绘出山峦的雄伟,仿佛大门被推开,迎接光明的到来。接下来的“杲山出扶桑”,则将太阳的光辉与古代神话中的扶桑联系起来,彰显了光明的神秘感。
“公退倚朱栏”一句,诗人所处的位置显得悠闲自得,象征着一种超然的境界,“万象俱收拾”则表达了诗人胸怀的广阔,能够包容眼前的一切景象。最后一句“无数唤舟人,沙头雁行入”不仅描绘了生动的生活场景,也隐含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表现力,意象鲜明,情感真挚,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与对生活的热爱,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界的赞美,传达出一种宁静而开阔的心境,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景。
诗中“佻红”指的是什么?
诗人倚靠在什么上?
“无数唤舟人”中“舟人”指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