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圆觉寺小轩》

时间: 2025-05-23 11:59:12

诗句

禅子安排定了痴,数拳石映半泓池。

岩如大厦元生就,水似人心未动时。

二月春深梅不觉,五更风起桧先知。

青要野寺西湖路,直得先生一首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11:59:12

原文展示

题圆觉寺小轩
作者: 罗椅 〔宋代〕

禅子安排定了痴,
数拳石映半泓池。
岩如大厦元生就,
水似人心未动时。
二月春深梅不觉,
五更风起桧先知。
青要野寺西湖路,
直得先生一首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禅房的宁静景象,诗人借此表达内心的淡泊与宁静。禅宗弟子已经安排好了一切,心中没有了迷惑;石头的影子倒映在一小片池水中。山岩如同大厦般自然形成,水面则像人心一样,在平静的时候没有波动。二月春天深处,梅花悄然开放,五更时分,风起时桧树似乎最先感知。通往野寺的青石小路,真是值得先生写一首诗。

注释

  • 禅子:指禅宗弟子或僧人。
  • 安排定了痴:指禅宗的教导让人摆脱迷惑。
  • 数拳石:形容石头的大小,数量不多。
  • 半泓池:指小水池的一部分。
  • 岩如大厦:形容山岩的雄伟。
  • 水似人心:比喻水面平静如人心无波。
  • 二月春深:指春季的深处,梅花开放的时节。
  • 五更:指凌晨时分。
  • :一种树木,常用于建筑和制作器具。
  • 青要:形容青色的小路,指向野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椅,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体现出禅宗思想,风格清新淡雅,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思考。

创作背景

《题圆觉寺小轩》创作于诗人游览圆觉寺时,受到寺中宁静氛围的启发,描绘了自己在此处的感悟与思考,体现了对自然与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歌鉴赏

《题圆觉寺小轩》是一首极具禅意的诗作,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观察与哲理的思考。诗人通过对小轩周围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一个静谧而深远的禅意世界。开篇“禅子安排定了痴”一句,直接引出禅宗的境界,暗示着一种超脱的心境。接下来的“数拳石映半泓池”通过生动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石头的倒影在水中,象征着自然与心灵的和谐。

“岩如大厦元生就”,诗人将静谧的山岩比作大厦,展现出自然的伟大与壮丽;而“水似人心未动时”,则进一步深化了内心的宁静,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态度。“二月春深梅不觉”描绘了春天的气息,梅花悄然开放,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五更风起桧先知”则强调了自然的敏感和智慧。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彩,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对禅宗思想的理解,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直得先生一首诗”则是诗人对自己创作灵感的自省与自许,展现了诗人渴望通过诗歌传达内心感受的真挚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禅子安排定了痴:禅宗的弟子已经将一切安排妥当,心中不再迷惑。
  2. 数拳石映半泓池:几块石头的影子映在小水池的一部分上,形成一种静谧的景象。
  3. 岩如大厦元生就:山岩如同自然生成的一座大厦,表现出自然的伟大。
  4. 水似人心未动时:水面平静,象征着人心在内心宁静时的状态。
  5. 二月春深梅不觉:在春天的深处,梅花的开放似乎是不经意间发生的。
  6. 五更风起桧先知:凌晨时分,风起时桧树似乎最先感知到变化。
  7. 青要野寺西湖路:指向通往野寺的青石小路。
  8. 直得先生一首诗:这种美好的景象值得写成一首诗。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岩如大厦”,将岩石比作大厦,增强了形象感。
  • 对仗:如“水似人心未动时”,构成了对称的结构,美化了诗句。
  • 拟人:桧树“先知”,赋予自然以人的感知能力,使景物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体现了禅宗思想的深邃与智慧。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诗人传达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哲理,鼓励人们向往简单、纯粹的生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禅子:象征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 石头:代表了坚韧与不变,映照出生命的真实。
  • :象征着心灵的平静与柔软。
  • 梅花:寓意生命的希望与美好。
  • 桧树:代表自然的敏感与聪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禅子”指的是: A. 一种花
    B. 禅宗弟子
    C. 一种石头
    D. 一座山

  2. 填空题:诗中“岩如大厦”表现了自然的_____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梅花是在春天开放的。 (对/错)

答案

  1. B
  2. 雄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罗椅的《题圆觉寺小轩》均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感悟,但王维的诗更注重秋天的萧瑟与孤独感,而罗椅的诗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宁静。这两首诗在意象和情感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不同的自然景象与心境体验。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名篇赏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玉团儿 用周美成韵 玉团儿 和清真 玉团儿 其三 玉团儿 其二 玉团儿 其一 石州慢 壬申重九后一日过彊村丈吴门旧居 石州慢 韩山雅集 石州慢 遐厂词趣图 石州慢 石州慢 秋晚涉园见篱畔残花掩抑可怜,惓然赋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页字旁的字 干字旁的字 破绽百出 始开头的成语 哀穷悼屈 独是独非 退鹢 包含机的词语有哪些 走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血字旁的字 掣取 格天彻地 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川字旁的字 朝策 问天 蒲庵 政庞土裂 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