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苏幕遮 焚香》

时间: 2025-05-02 20:03:16

诗句

院宇深,云鬟小。

风案尘消,更把炉烟袅。

三沐三熏时最好。

篆怕风嘘,帘下银钩早。

玉漏迟,铜壶杳。

郁郁葱葱,一缕情多少。

记得鸳鸯衾惯抱。

午梦醒时,细细添龙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03:16

原文展示:

苏幕遮·焚香
作者: 吴嘉谟〔近代〕

院宇深,云鬟小。
风案尘消,更把炉烟袅。
三沐三熏时最好。
篆怕风嘘,帘下银钩早。

玉漏迟,铜壶杳。
郁郁葱葱,一缕情多少。
记得鸳鸯衾惯抱。
午梦醒时,细细添龙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院落,环境深邃,女子的发髻轻巧。微风吹过,尘埃消散,香炉的烟雾袅袅升起。三次沐浴、三次熏香的时光是最美好的。香篆怕被风吹灭,窗帘下的银钩早已挂起。时光慢慢流逝,铜壶里水的滴落声也变得遥远。郁郁葱葱的景象中,情感如一缕轻烟一般,难以捉摸。还记得那双鸳鸯被子温暖的怀抱。午梦醒来时,细细地添加龙脑香。


注释:

字词注释:

  • 院宇深:指院落深邃、幽静。
  • 云鬟小:云鬟,是古代女子的发饰,形状如云;小,形容其精致。
  • 风案尘消:微风吹来,尘埃消散。
  • 炉烟袅:香炉冒出的烟雾轻柔缭绕。
  • 三沐三熏:指三次沐浴和三次熏香的过程,表现一种生活的闲适。
  • 篆怕风嘘:香篆害怕被风吹灭。
  • 玉漏:指漏壶,测量时间的器具。
  • 铜壶杳:铜壶里的水声渐渐遥远。
  • 鸳鸯衾:鸳鸯被,象征温暖的情感。

典故解析:

“鸳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爱情和忠贞的鸟类,常用于形容夫妻或情侣之间的感情。这里提到的“鸳鸯衾”代表着温暖和亲密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嘉谟,近代诗人,生活在清末民初,擅长词曲,常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见长。他的作品多描绘生活的细节,表现对情感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一个宁静的午后,诗人在院落中焚香,享受生活中的小确幸,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诗歌鉴赏:

《苏幕遮·焚香》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和生活气息的词作。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诗人营造了一种幽静、温馨的氛围,令人向往。诗的开头便以“院宇深,云鬟小”展现出一种静谧的空间,细腻的描写让人仿佛置身于这样一个深邃的院落。接着,诗人以“风案尘消”描绘了微风带走尘埃的场景,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香炉烟袅”则引入了焚香的主题,香气缭绕,象征着一种优雅和安宁的生活状态。而“三沐三熏时最好”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向往和珍惜,三次沐浴和熏香不仅是一种生活习惯,也象征着内心的清净与修养。

后半部分“玉漏迟,铜壶杳”则通过时间的流逝,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感知。时光缓慢流逝,情感在这种宁静中悄然升腾。“记得鸳鸯衾惯抱”使得整首诗在温暖的情感中收尾,让人感受到生活中细腻而温柔的爱意。

整体来看,这首词不仅仅是一种生活的写照,更是对生活中美好瞬间的珍惜和对情感的深刻理解。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内心情感的细腻捕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院宇深,云鬟小:描绘了一个深邃的院落和女子精致的发型,营造出一个静谧的环境。
  2. 风案尘消,更把炉烟袅:微风将尘埃吹散,香炉中的烟雾轻柔升起,表现出一种清新和舒适的氛围。
  3. 三沐三熏时最好: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香气和清洁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4. 篆怕风嘘,帘下银钩早:香篆害怕被风吹灭,窗帘下的银钩早已挂起,暗示着一种细腻的生活情趣。
  5. 玉漏迟,铜壶杳:时间的流逝,使人感受到生活的悠长和宁静。
  6. 郁郁葱葱,一缕情多少:郁郁葱葱的场景中,情感如同一缕轻烟,让人难以捉摸。
  7. 记得鸳鸯衾惯抱:提到鸳鸯被,象征着温暖的情感,强调了亲密的关系。
  8. 午梦醒时,细细添龙脑:午梦醒来,诗人细心地添加香料,表现出对生活美好的珍惜和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香炉烟袅”使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香气缭绕的情景。
  • 拟人:如“玉漏迟,铜壶杳”,通过拟人化手法赋予物品以人的情感,增强了情感的深刻性。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以焚香为引子,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细腻情感的珍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和对美好时光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院宇:象征宁静、深邃的生活环境。
  • 云鬟:代表女子的柔美、精致。
  • 炉烟:象征安宁、雅致的生活气息。
  • 鸳鸯衾:象征温暖、爱情和亲密的关系。
  • 龙脑:一种香料,象征着生活的细腻与优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鸳鸯衾”象征什么? A. 友情
    B. 爱情
    C. 亲情
    D. 乡情

  2. 填空题:诗中“风案尘消”的意思是_____

  3. 判断题: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忙碌生活的厌倦。 (对/错)

答案:

  1. B
  2. 微风将尘埃吹散。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温庭筠的《更漏子》

诗词对比:

  • 《如梦令》:同样展现了细腻的情感和生活的美好,但更侧重于女性的情感与思念。
  • 《更漏子》:通过对时光流逝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珍惜和对时光的感慨。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近现代诗词研究》
  • 《吴嘉谟及其作品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游 初直省宿 初到曲江六首 晨起 晨光亭夹径草深庵僧澄锄去之将种桃李 蔡倅羔羊斋 丙寅十月游南华 八月十四夜对月效李长吉 生查子(咏摺叠扇) 点绛唇·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史记 剥床以肤 日长如小年 亡人自存 走字旁的字 日字旁的字 昏黄 西字头的字 壮大 眉宇 如持左券 生字旁的字 础泣而雨 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玄昦 包含斜的词语有哪些 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