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遵式师谒金陵王相国》

时间: 2025-05-03 08:02:36

诗句

天竺孱颜暂掩扉,讲香浮穗上行衣。

白猿声里生公石,莫遣移文怨晚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8:02:36

原文展示:

送遵式师谒金陵王相国
林逋 〔宋代〕

天竺孱颜暂掩扉,
讲香浮穗上行衣。
白猿声里生公石,
莫遣移文怨晚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友人前往金陵拜访王相国的场景。诗中描写了天竺寺的僧人脸色苍白暂时关上了门,香气在衣服上飘荡。白猿的声音里传出公石的气息,诗人希望他不要因为晚归而对离别心生怨恨。

注释:

  • 天竺:指天竺寺,古代名寺,位于金陵。
  • 孱颜:指面色苍白。
  • 讲香:指讲解佛理时散发的香气。
  • 浮穗:可能指衣服上的装饰,或比喻轻盈的衣物。
  • 白猿声:指山中猿猴的叫声,常用作自然的象征。
  • 公石:可能指某位名士的石刻或纪念物。
  • 移文:指传递文书或信件。

典故解析:

  • 金陵:即南京,历史文化名城,曾是多个朝代的都城。
  • 王相国:指王相国,是当时的权臣,代表了政治的中心。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林逋,字季仲,号幽居,浙江人,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写山水田园诗,具有清新脱俗的风格。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与遵式师的离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前往金陵的祝福与关心,同时也流露了对友人可能的思乡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朴素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前程的祝愿。开头两句描绘了天竺寺的宁静氛围,通过“孱颜”和“讲香”传达出一种忧郁的美感,似乎暗示着友人的前行并不轻松。接下来的“白猿声里生公石”,不仅展示了自然的声音,还隐喻了友人心中对故土的思念与对未来的期盼。结尾的“莫遣移文怨晚归”则是对友人出行的关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晚归的担忧,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全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却又让人感受到友情的温暖,展现了林逋细腻的情感与深邃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天竺孱颜暂掩扉:描绘了僧人的面色苍白,似乎心事重重,暗示了寺中氛围的压抑与宁静。
    • 讲香浮穗上行衣:讲解佛理的香气飘散在衣服上,展现出宗教氛围的轻盈。
    • 白猿声里生公石:白猿的声音回荡在山间,象征着自然的呼唤,也暗示友人内心的挣扎。
    • 莫遣移文怨晚归:希望友人不因归程晚而心生怨恨,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孱颜”比喻心情的沉重,用“白猿声”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 对仗:诗句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友人前往金陵的祝福,流露出对友人的关心与思念,传达出一种清新而忧伤的情感。

意象分析:

  • 天竺:象征着宗教和精神的寄托。
  • 白猿:代表着孤独与自然的呼唤。
  • 行衣:象征着行旅中的轻松与沉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天竺”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北京
    • B. 南京
    • C. 杭州
    • D. 西安
  2. “莫遣移文怨晚归”中的“怨”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愤怒
    • C. 忧愁
    • D. 感激
  3.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 A. 友情与祝福
    • B. 自然与孤独
    • C. 离别与思念
    • D. 战争与和平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 《送别》 王维

诗词对比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送遵式师谒金陵王相国》都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与祝福,但前者更加强调了离别的悲伤,而后者则突出了宗教与自然的结合。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读本》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林逋的《送遵式师谒金陵王相国》的诗意、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相关查询

闰九月重九与父老小饮四绝 其三 送钱承制赴广东都监 次韵李公朝著作见赠二首 东湖 闻子瞻重游南山 自柘城还府马上 河冰 复次前韵答潜师 次韵王适食茅栗 司马温公挽词四首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儿字旁的字 笾簋 趁趁摸摸 调开头的成语 龍字旁的字 蛇珠雀环 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弄法 齿字旁的字 粤若稽古 牛字旁的字 瞽言刍议 毛字旁的字 禁察 平安无事 庭无留事 置递 包含寡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