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3:38: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3:38:45
西梁山下泊船怀别润州杲上人
作者: 林逋 〔宋代〕
画图行李是随缘,
立别江头两霁天。
铁瓮独归三月寺,
铜瓶轻挂两潮船。
吟焚篆籀香初竭,
老拥云霞衲已穿。
昨夜西梁山下月,
为师怀想几凄然。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江边送别友人时的情感。画图和行李都是随缘而聚,离别时在江边仰望晴空,心中感慨万千。铁瓮是寺庙中独自归去,铜瓶则轻轻挂在船上,随潮水而漂流。吟咏诗歌,焚烧香火,刚刚燃尽,老衲已经穿上了云霞般的袍子。昨夜在西梁山下的明月下,怀念师友,心中感到几分凄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林逋(967年—1028年),字季仲,号孤山,浙江杭州人。因其隐逸生活和清新脱俗的诗风,受到后世的推崇。林逋喜爱山水,常在诗中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送别友人之际,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孤独的情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友谊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林逋的《西梁山下泊船怀别润州杲上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送别时的惆怅与孤独。开头两句“画图行李是随缘,立别江头两霁天”,以自然景象为引,既描绘了送别的场景,也隐含了人生如梦、随缘而行的哲理。接着,诗人描绘了铁瓮、铜瓶等意象,象征着归去的沉重与旅途的轻盈,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心理的复杂。
“吟焚篆籀香初竭”,此句不仅描绘了吟诵诗歌时的宁静,也暗示了文人生活的消逝,带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最后两句“昨夜西梁山下月,为师怀想几凄然”,将情感推向高潮,明月与思念交织,抒发了诗人对师友的怀念及人生的无常。整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反映了林逋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人生的感慨,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霁天”指的是什么?
a) 雨后天晴
b) 乌云密布
c) 暴风雪
d) 晨雾弥漫
“吟焚篆籀香初竭”中的“篆籀”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香火
b) 一种书法
c) 一种乐器
d) 一种饮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