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12:07: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12:07:23
感兴其五
西国有美女。
结楼青云端。
蛾眉艳晓月。
一笑倾城欢。
高节不可夺。
炯心如凝丹。
常恐彩色晚。
不为人所观。
安得配君子。
共乘双飞鸾。
在西方的国度里,有位美丽的女子,她的楼台建在青云之上。她的眉如蛾,容颜如同清晨的明月。她的一笑能倾倒整个城市,让人欢欣鼓舞。她的高洁品德是不可夺取的,内心明亮如同凝固的丹药。常常担心美丽的色彩会在晚年消逝,不被世人所欣赏。她怎么能找到一个君子,与她共乘双飞的鸾鸟呢?
作者介绍:李白,字太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号称“诗仙”。他的诗作以豪放飘逸、个性张扬而著称,常常表现对自由的追求和对美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李白的盛年时期,正值他游历四方、结交文人雅士之际,受到当时社会风气和个人情感的影响。
李白在《感兴其五》中,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理想化的美丽女子形象。诗中通过对女子容貌的细致描写,展现了她的高洁和独特的气质,表达了诗人对美的向往和对理想伴侣的渴望。这种美不仅仅是外表的吸引,更是内在品德的高尚。通过“高节不可夺”和“炯心如凝丹”的对比,突显了女子的珍贵,诗人对她的赞美和敬仰之情跃然纸上。
同时,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人担心“彩色晚”,暗示美丽和青春的易逝,令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最后以“安得配君子”结束,表达了对理想爱情的渴求,似乎在呼唤着一位志同道合的伴侣,与自己一同分享美好的生活。这种情感的深邃与细腻,使整首诗充满了诗人的个人色彩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对美丽消逝的忧虑,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伴侣的渴望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西国”指的是哪个地方?
A. 中国
B. 日本
C. 西方的国家
“一笑倾城欢”中的“倾城”指的是什么?
A. 城市的倾斜
B. 美丽女子的魅力
C. 城市的繁荣
诗中“高节不可夺”表达了什么?
A. 对美貌的追求
B. 对品德的重视
C. 对财富的渴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与杜甫在对女性的描绘上有着不同的侧重。李白更倾向于表现女性的理想化美,而杜甫则更关注女性的具体生活状态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