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辨毕方》

时间: 2025-05-21 00:58:00

诗句

比屋皆良民,为盗岂无以。

富足义所生,贫穷盗之始。

冻饿家无储,追呼官不已。

妖幻随鼓之,安得不群起。

纵火资盗威,势固自应尔。

可笑说者愚,辄欲效柳子。

赤文而白章,召祸岂其理。

东南瓦砾墟,所向辄千里。

如何好事者,逐此不逐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0:58:00

原文展示

辨毕方
作者: 郑刚中 〔宋代〕

比屋皆良民,为盗岂无以。
富足义所生,贫穷盗之始。
冻饿家无储,追呼官不已。
妖幻随鼓之,安得不群起。
纵火资盗威,势固自应尔。
可笑说者愚,辄欲效柳子。
赤文而白章,召祸岂其理。
东南瓦砾墟,所向辄千里。
如何好事者,逐此不逐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作者认为,整体社会中人人为良民,但盗贼的存在并非偶然,而是由贫穷和饥饿所引发。人们在饥寒交迫之下,会不断呼喊官府的救助,但官府的应对往往不及时,导致了盗贼的滋生。妖邪的幻影如同鼓声般响起,大家自然会聚集起来反抗。那些纵火助盗的势力,自然会对社会形成威胁。对于那些想要效法古人柳宗元的人,作者认为他们的想法太过愚蠢。文书上虽有条文,但实际的祸害却无法用此来解决。在东南一带的瓦砾和废墟中,生民的苦难无处不在,何以好事者只关注表面而不去解决根本问题呢?

注释

  • 比屋:指家家户户,形容普遍。
  • 为盗岂无以:为什么盗贼的出现就没有原因呢?
  • 富足义所生:富足生出的是正义。
  • 妖幻随鼓之:妖邪如同鼓声一般随处流传。
  • 纵火资盗威:放纵火灾而助长盗贼的威势。
  • 柳子:指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强调道德和理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郑刚中,字子华,号惟中,南宋时期的诗人,因其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文关怀而受到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在宋代,社会动荡与贫富差距加剧,郑刚中以此诗表达对社会不公与盗贼现象的思考,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民生困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敏锐的社会观察力,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在困境中挣扎的悲惨命运。诗的开头通过“比屋皆良民”一语,强调了社会大多数人的良善本性,而“为盗岂无以”则引出盗贼现象的根源。接下来,诗人深刻剖析了贫穷和饥饿如何推动人们走向犯罪的边缘,反映出社会的无奈与悲剧。

在结构上,诗作层层递进,由个体的困境上升到社会的整体现象,展现了诗人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同时,诗中多处使用比喻和对比手法,例如“妖幻随鼓之”,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社会的不安定,使得整首诗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诗的结尾提到的“东南瓦砾墟”,不仅仅是地理上的描述,更是对社会底层人民苦难生活的隐喻,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关怀与无奈。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悲凉,体现了对人性、社会和历史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比屋皆良民:说明社会上大多数人都是正直的。
  2. 为盗岂无以:质疑盗贼的存在缺乏原因。
  3. 富足义所生:指出富裕的社会产生正义与道德。
  4. 贫穷盗之始:揭示贫穷是盗贼产生的根源。
  5. 冻饿家无储:描述贫困家庭缺乏生存保障。
  6. 追呼官不已:人们对官府的呼喊是无止境的。
  7. 妖幻随鼓之:社会动荡中的妖邪力量在蔓延。
  8. 安得不群起: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自然会联合起来。
  9. 纵火资盗威:指责纵容盗贼的势力。
  10. 势固自应尔:认为这种现象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11. 可笑说者愚:讽刺那些只会空谈的人。
  12. 辄欲效柳子:提到柳宗元,暗指道德的追求。
  13. 赤文而白章:强调法律的形式与现实的矛盾。
  14. 召祸岂其理:认为单靠法律无法解决问题。
  15. 东南瓦砾墟:象征贫困与破败的社会现实。
  16. 所向辄千里:这样的现象遍布广泛。
  17. 如何好事者:质疑那些只关注表面的人。
  18. 逐此不逐彼:批评人们的选择性关注。

修辞手法:运用了对比、比喻和排比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比如“冻饿家无储”和“追呼官不已”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无助的绝望。

主题思想:整首诗揭示了贫富差距、社会不公与人性挣扎,传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与批判,展现出诗人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同情与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良民:象征社会的善良与正义。
  2. :代表社会的阴暗面。
  3. 冻饿:体现人们的生存困境。
  4. 妖幻:象征社会动荡与不安。
  5. 东南瓦砾:隐喻社会的破败与贫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比屋皆良民”,这句话表达了什么?

    • A. 社会上人人为盗
    • B. 大多数人是正直的
    • C. 只有少数人是良民
  2. 作者提到的“妖幻”,主要指的是什么?

    • A. 社会的美好
    • B. 社会中的邪恶力量
    • C. 个人的幻想
  3. 本诗主要揭示了什么主题?

    • A. 爱情
    • B. 社会不公与贫困
    • C. 自然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卖炭翁》

诗词对比

  1. 杜甫《春望》:同样反映了战乱带来的社会苦难与民生困境。
  2. 白居易《卖炭翁》:关注底层劳动者的艰辛,展现了对社会不公的深刻关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关河令/清商怨 其二 关河令/清商怨 其一 清远轩晚望 霜天晓角 其一 三衢道中 东坡引 其一 别周诚可 柳梢青 其四 黄栀林送李粹伯 满江红 其五 丁巳和济时几宜送春 水调歌头 其三 癸卯信丰送春 游阳华岩 其二 游阳华岩 其一 梅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繍的简体字怎么写?繍字简体书写详解_汉字书写学习 开柙出虎 远来和尚好看经 爪字旁的字 传诂 歹字旁的字 包含泻的成语 包含輟的词语有哪些 无所不有 清富 不相违背 芜秽 迷见 双笔字怎么写?双笔字的正确书写方法详解 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言字旁的字 一点一横的字有哪些_一点一横汉字详解 拼音shui的汉字全收录_shui的汉字详解 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急风骤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