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59: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59:16
题仙都山
发地便擎天,根盘数亩烟。
化工成突兀,辙迹似雕镌。
峭拔殊无倚,孤高众莫肩。
轩辕从此去,知复几千年。
这座山从地面上直插云天,根基盘旋在几亩烟雾之中。
经过人工雕琢,山体显得更加高耸,仿佛车辙般的痕迹像是雕刻出来的。
高耸入云,显得格外孤独,没有任何依靠,其他山峰无法与之相比。
传说中的轩辕帝从这里离去,今后又有多少年光流逝呢?
陈若拙,字仲明,号白云,南宋时期的诗人,生活在政治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观,风格清新脱俗,常有哲理思考。
本诗创作于宋代,可能是在游览仙都山时的即兴之作。仙都山作为名山,象征着人间与神灵的交汇,诗人通过描写山的巍峨与孤高,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人类渺小的感慨。
《题仙都山》是一首通过对仙都山壮丽景色的描绘,表达作者内心感受的诗作。开头两句“发地便擎天,根盘数亩烟”直接展现了仙都山的伟岸形象,仿佛从大地上直接生长而起,直抵天际。诗人用“擎天”形容其高耸入云的气势,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而“根盘数亩烟”则暗示了山的根基深厚,生长在烟雾缭绕之中,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超脱的氛围。
接下来的“化工成突兀,辙迹似雕镌”则将自然与人文结合,表现出人类对自然的雕琢与改造。这里的“辙迹”一词让人联想到人类的活动在大自然中留下的痕迹,似乎在提醒人们要珍惜和尊重自然。
“峭拔殊无倚,孤高众莫肩”,诗人深刻地感受到山的孤独与高傲,仿佛在说,即使身处高峰,也难以寻找到志同道合之人,表达了一种孤独的情感。最后两句“轩辕从此去,知复几千年”让人思考时间的流逝,历史的沧桑,令人感慨万分。轩辕帝的提及不仅是对历史的追溯,更是对人类文明传承的思考。
整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与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自然的壮美与人类的渺小,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整首诗旨在通过仙都山的壮丽与孤独,表现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人类渺小的思考,传达出历史与时间的感慨,展现出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哲理思考。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轩辕”指的是哪个传说中的人物?
填空题:诗中“根盘数亩烟”中的“烟”象征着__。
判断题:诗中“峭拔殊无倚”强调了仙都山的孤独性。(对/错)
对比陈若拙的《题仙都山》和王维的《鹿柴》,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王维的作品更注重山水的和谐美,而陈若拙则强调山的孤高与人类的渺小,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