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58: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58:16
红药阶翻。正衔泥燕老,照水鹃残。
晓烟新候火,夜月旧家山。
重门天许闭春寒。问谁雨消茶余酒阑。
平生感,渐揽镜鬓霜愁看。
花满。归缓缓。多事海风,吹梦天涯远。
故国乌衣,帝乡玄圃,沾泪征衫休浣。
心共罗浮蝶悠飏,望京应费登楼眼。
琵琶声,座中人一饷肠断。
红色的药草阶梯上,泥土中的老燕子正在衔泥,水面上的鹃鸟栖息残留的影子。
清晨的烟雾中新火在燃烧,夜晚的明月照耀着我旧日的家乡山川。
重重的门在春寒中紧闭,问谁在雨后消磨茶余酒阑的时光。
我平生的感慨,渐渐在镜前看着鬓角的霜愁。
花开得满地,归来的步伐缓慢。海风多事,吹散了我遥远的梦。
故乡的乌衣巷,帝乡的玄圃,泪水沾湿了征衣,无法再洗。
我的心与罗浮山的蝶儿一起悠然飞舞,望京城却难得一览。
琵琶声响起,座中人听了一曲,肠断的悲伤难以自已。
陈匪石(约1660-约1730),字汝棨,号匪石,江苏人。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风格细腻清新。
此诗写于送别友人疚斋翁前往广州之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故乡的思念。诗中的情感交织了离别的忧伤和对未来的期盼,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绪。
《换巢鸾凤•送疚斋翁之广州》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意象的古诗,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开篇以“红药阶翻”描绘春天的生机,暗示着即将到来的离别。接着通过“正衔泥燕老,照水鹃残”展现了生活的无常与美好,燕子筑巢的画面引人联想到温暖的家庭。
“晓烟新候火,夜月旧家山”则通过时间的推移,体现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待。重门紧闭,春寒料峭,象征着离别带来的孤独感。诗中提到的“问谁雨消茶余酒阑”,既表明了友人间的闲适时光,也暗示了离别后的空虚与寂寞。
后半部分,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故乡的惦念和对岁月流逝的感叹。“心共罗浮蝶悠飏,望京应费登楼眼”展现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深切怀念。最后以琵琶声结束,声声入耳,令人感到无尽的伤感与思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体现了清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情感内涵。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离别、思乡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现了人们在面对离别时的无奈与深情,同时也体现了对家庭、故乡的无限眷恋。
诗中“红药阶翻”主要表达了什么意象?
“琵琶声,座中人一饷肠断”中的“肠断”意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乌衣”指的是哪里?
《换巢鸾凤•送疚斋翁之广州》和杜甫的《登高》同样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与离别的感慨,但前者更着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而《登高》则是对国家与人生的沉重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