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4:56: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4:56:11
非竹非桃。甚眉舒翠玉,泪掩红绡。新妆明灼灼,嫩叶影萧萧。天台仙子降湘皋。泪痕酒痕,春情未消。瑶池果,定惹得凤皇儿笑。诗巧。图更巧。春在武陵,人自弹琴啸。万绿丛中,小红心上,和合琼株瑶草。知是双仙化身来,夏中开到秋难老。潼江边,杜陵翁作杖尤好。
这花既不是竹子也不是桃花。那眉目如翠玉般舒展,泪水遮掩了红绡。刚刚妆点过,光彩照人,嫩叶在风中轻轻摇曳。天台的仙子降临湘江边,泪痕与酒痕交织,春情依旧未消。瑶池的果实,定会引得凤凰儿欢笑。诗句写得巧妙,画面更是精美。春天在武陵,自然有人在弹琴高歌。在万绿的丛中,小小的红心上,和合的琼株瑶草生长。知道这是双仙的化身,夏天开到秋天也不会老去。在潼江边,杜陵的老翁手持拐杖,尤其显得好。
作者介绍:赵熙,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和绘画,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融入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清代,时代背景较为安定,诗人受到自然美的启发,表达了对爱情和生活的感悟。
《换巢鸾凤 夹竹桃》是一首描绘自然与情感交融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女性的柔美。开头的“非竹非桃”便引起读者的好奇,夹竹桃花的独特形态与美丽吸引着眼球。接下来,诗人运用“泪掩红绡”等描写,表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怀旧之情,仿佛在追忆逝去的美好时光。
“新妆明灼灼,嫩叶影萧萧”则描绘了一幅春日的美丽画面,充满了生命的气息。天台仙子的降临更是为诗作增添了一种神秘色彩,暗示着美好的爱情与希望。泪痕与酒痕的结合,极具情感张力,传达了一种缠绵悱恻的情感。
全诗的结构紧凑,意象丰富,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融合在一起,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人心的柔情。通过“瑶池果,定惹得凤皇儿笑”一句,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与情感的交融,传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珍惜,同时也展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非竹非桃”指代的是哪种花?
“泪痕酒痕”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赵熙的诗更侧重于描绘自然景色与情感交织,展现了一种宁静而深刻的美感。李白的诗则更多表现了孤独与思乡之情,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