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7:15: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7:15:35
双阙暂随丹诏入,
三峰寻与白云归。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朝廷中受到任命后,短暂离开宫阙,向三座山峰和白云告别的情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卞震,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他的诗风清新高远,常以自然景物寄情,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受到皇帝任命的情境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在获得权位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自然的向往和归属感。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具有强烈对比的场景。开头提到的“丹诏”让人感受到权力的威严,而“白云”则代表着自由与自然的宁静。在这短短的两句中,诗人通过“双阙”和“三峰”构建了一个由人造建筑与自然景观交织的意象,显示出一种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一方面是对权力的追求,另一方面是对自然的向往与归属。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他对人生选择的思考,以及在世俗与自然之间的徘徊。
逐句解析:
双阙暂随丹诏入:在这句中,诗人描绘了自己被召入宫廷的情景,双阙象征着权力的中心,而“暂随”则暗示着他对这个权力地位的暂时与不安。
三峰寻与白云归:这一句转向自然的意象,提到的三峰和白云暗示着对自然的向往,显示诗人在获得权力后的孤独感。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权力的认同与自然的向往之间的矛盾心理,表现出一种内心的挣扎与思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双阙”在诗中象征什么?
“丹诏”指的是什么?
本诗表达了哪些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卞震的这首诗更多地侧重于内心的挣扎与对自然的向往,而《登鹳雀楼》则体现了更为豪放的壮志与视野。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在不同情境下的情感,但表达方式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