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缑山庙》

时间: 2025-04-27 09:58:26

诗句

遗庙宿阴阴,孤峰映绿林。

步随仙路远,意入道门深。

涧水流年月,山云变古今。

只闻风竹里,犹有凤笙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58:26

原文展示

遗庙宿阴阴,孤峰映绿林。
步随仙路远,意入道门深。
涧水流年月,山云变古今。
只闻风竹里,犹有凤笙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阴暗的庙宇,庙宇旁有孤独的山峰映照在绿色的树林中。行走在这条通往仙境的道路上,心灵也随之远去,仿佛进入了道教的深邃境界。山涧的水流淌着,见证着岁月的变迁,山中的云彩也随着古今的更替而变化。耳边传来风中竹子的声音,仿佛还有凤笙的乐音在回荡。

注释

  • 遗庙:遗留的庙宇,指已经废弃或不再使用的庙宇。
  • 宿阴阴:宿,即停留;阴阴,形容阴暗的样子。
  • 孤峰:孤立的山峰,传达出一种孤独的感觉。
  • 道门:道教的门,象征着通往道教的境界。
  • 涧水:山间的小溪水。
  • 凤笙音:凤笙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声音优美动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崔曙,字允恭,唐代诗人,生于717年,卒于770年。崔曙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修养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道教思想。他的诗作多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缑山庙》创作于唐代一个盛行道教思想的时期,诗人可能在游历缑山时,受到自然景色和道教文化的启发,写下了这首诗。缑山是道教名山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歌鉴赏

《缑山庙》是一首充满了道教哲学和自然美的诗作。全诗以遗庙为起点,通过对庙宇、山峰、涧水、云彩和风竹声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恬静、深邃的自然环境。在这个环境中,诗人不仅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美丽,更感受到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

诗的开头“遗庙宿阴阴”便营造出一种幽静、阴凉的氛围,接着“孤峰映绿林”进一步渲染出环境的孤独与宁静。此时,诗人似乎在步入一个远离尘嚣的仙境,心灵也随之向道教的“深”境探索。涧水流淌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变迁,而“山云变古今”则暗示着历史的沧桑与变幻。

最后一句“只闻风竹里,犹有凤笙音”更是将整首诗推向高潮,风竹声中的凤笙音,似乎是对道教文化的召唤,表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这种渴望在意象中得以体现,使整首诗不仅具备了自然美感,更具备了深刻的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遗庙宿阴阴:描写了一个阴暗的庙宇,营造出幽静的环境。
  2. 孤峰映绿林:孤独的山峰倒映在绿色的树林中,表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3. 步随仙路远:行走在通往仙境的道路上,心灵逐渐远离世俗。
  4. 意入道门深:心灵仿佛进入道教的深邃境界,体现了对道教文化的向往。
  5. 涧水流年月:小溪水流淌着,见证着岁月的流逝。
  6. 山云变古今:山中的云彩随着时间变迁而变化,反映自然的永恒。
  7. 只闻风竹里:只听见风中竹子的声音,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意境。
  8. 犹有凤笙音:仿佛还有凤笙的乐音在回荡,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孤峰映绿林”,形象地描绘出山峰与树林的关系。
  • 拟人:如“涧水流年月”,赋予水流以生命和情感。
  • 对仗:如“步随仙路远,意入道门深”,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与道教文化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诗中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道教的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遗庙:象征着古老的文化遗存,带有历史的沧桑感。
  • 孤峰:象征孤独与宁静,表现了自然的雄伟和辽阔。
  • 涧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永恒。
  • 风竹:象征自然的声音,带来一种悠远的意境。
  • 凤笙音:象征美好与高雅,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遗庙”指的是什么?

    • A. 新建的庙宇
    • B. 废弃的庙宇
    • C. 活动的庙宇
  2. 诗中提到的“凤笙音”象征着什么?

    • A. 美好与高雅
    • B. 悲伤与离别
    • C. 平淡与无聊
  3. 诗人通过哪些自然元素表达了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 A. 山水与云彩
    • B. 花草与动物
    • C. 城市与人群

答案

  1. B. 废弃的庙宇
  2. A. 美好与高雅
  3. A. 山水与云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 孟浩然《过故人庄》

诗词对比

比较《缑山庙》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的美,但《缑山庙》更强调道教的哲学思想,而《山居秋暝》则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体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传》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人之吴楚 赠王民望 其四 赠王民望 其三 赠王民望 高峣夕 寄张愈光 怀韩子中 寄王云巢 村晓 秋夕高峣早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君仁臣直 臣字旁的字 明科 毙而后已 破家败产 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降廉 又字旁的字 纵坐标 皮字旁的字 火字旁的字 厕足其间 雠忿 氏字旁的字 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东西南北客 杷罗剔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