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40: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40:13
九仙瀑布泉
作者: 柳德骥 〔宋代〕
白云深处是仙乡,
石涧飞流瀑布长。
天插一泉声潄玉,
地高六月夜凝霜。
烟霞极目浮孤屿,
萝薜牵衣出上方。
明发阴晴谁借问,
虚名终愧梦黄粱。
在白云深处,有一个仙人居住的地方,
石头的涧流中,瀑布奔腾而下,绵延很长。
天空中传来泉水的声音,清澈如同流动的玉石,
大地在六月的夜晚,似乎凝结着霜雪的寒冷。
远望烟霞,孤岛浮现,宛如人间仙境,
藤萝牵扯着我的衣裳,引我向上攀登。
明亮的白天和阴暗的夜晚,谁来问我呢?
虚无的名声,最终只让我心生愧疚,如同梦中的黄粱美梦。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黄粱梦”出自《庄子》,比喻虚幻的梦想或不切实际的追求。
作者介绍:
柳德骥,字汝成,号丘壑,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情感真挚,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柳德骥生活于动荡的社会环境中,诗中渗透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浮华的反思。
《九仙瀑布泉》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山水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一个仙境般的场景展现在读者眼前。诗的开头以“白云深处是仙乡”引入,营造出一种遥远而神秘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石涧飞流瀑布长”描绘出瀑布的壮丽景象,水流如玉,声响清脆,令人心驰神往。
在描写大自然的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人世间虚名的失落感,最后两句“明发阴晴谁借问,虚名终愧梦黄粱”显示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以及对内心真实追求的反思。这种从自然景象到人内心的转变,体现了诗人深刻的哲理思考,给人以启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之美,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名利的淡薄与对内心真实追求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白云深处”指代何种地方?
“虚名终愧梦黄粱”中的“黄粱”指的是什么?
诗人通过什么手法增强了自然的描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柳德骥的《九仙瀑布泉》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均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但柳德骥更侧重于内心的思考和对名利的反思,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放与奔放的情绪,展现了不同的诗歌风格和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