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17: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17:45
送明觉大师兼寄郑山人
去去楞伽子,春深道路长。
鸟啼青嶂险,花落紫衣香。
此去非馀事,还归内道场。
凭师将老倒,一向说荥阳。
明觉大师,你要走了,楞伽的道路漫长,春天已经深了。鸟儿在青翠的山峦中啼叫,花瓣飘落,芬芳四溢。此行没有其他事情,最终还是要回到内道场。希望你在师父的帮助下,能在荥阳继续修行。
贯休(835年-908年),字惟明,号贯休,唐代著名的诗人和禅僧,擅长诗歌,尤其以其禅诗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融入禅理和自然景观,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此诗是贯休在送别明觉大师时写的,表现了他对师友的眷恋以及对修行的向往。诗中反映了唐代佛教盛行的背景,诗人通过描绘自然之美与修行的哲理,将个人情感与宗教思想结合在一起。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对明觉大师的惜别之情,同时也传达了对修行的深刻理解。诗的开头“去去楞伽子”便直接点明了送别的对象,语气中带着一种不舍。接下来,诗人描绘了春日的旅途,鸟鸣和花落的景象,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时光的流逝。
“此去非馀事,还归内道场”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思想,表达了即使在离别之际,心中始终不忘修行的初衷。最后一句“凭师将老倒,一向说荥阳”则更是将对师父的依赖与对修行的执着结合在一起,展现出一种渴望与决心。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的同时,隐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贯休对生命、修行和友谊的独到见解。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修行的执着与对友人的深情,表达了离别的伤感与对未来的期望,同时也体现了贯休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白居易
b) 贯休
c) 李白
诗中的“楞伽”指代什么?
a) 一种花
b) 佛教经典
c) 一条河流
“春深道路长”表达了什么?
a) 旅途的艰辛
b) 时间的流逝
c) 春天的美丽
答案:1-b; 2-b;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