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56: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56:20
作者: 贯休 〔唐代〕
貌古似苍鹤,心清如鼎湖。
仍闻得新义,便欲注阴符。
点化金常有,闲行影渐无。
杳兮中便是,应不食菖蒲。
这首诗的意思是:你外表古老,像苍鹤一样;内心却清澈,像鼎湖的水一样。听闻新义理,便想在阴符上注解。点化的金子常常存在,闲逛的身影渐渐消失。在那渺茫的地方便是,应该是不吃菖蒲的。
作者介绍:
贯休,字惟韶,号无闷,唐代诗人,晚唐时期的重要人物,擅长诗歌、书法,作品多涉及道教思想,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贯休晚年,可能受到了道教思想的影响,表达了对清净心境的追求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示了诗人与道家思想的亲密关系。开篇以“貌古似苍鹤”形容郑道人,突显其外形的古老与高洁。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心清如鼎湖”,不仅强调了其内心的清净,也暗示了他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在后面的句子中,诗人提到“仍闻得新义”,这显示出对新知识的渴望与追求。“便欲注阴符”则揭示了他想要将所学的智慧融入到经典中,体现了诗人对道教经典的尊重,同时也展现了他对教义的思考与理解。
“点化金常有,闲行影渐无”,这句强调了智慧的宝贵,点化(启发)如金子般珍贵,而闲逛则显得无足轻重,暗示追求智慧的重要性和人生的短暂。最后一句“杳兮中便是,应不食菖蒲”显现出一种哲学的深思,表明在渺茫的境界中,真正的智慧和清净的心灵是最重要的,菖蒲作为不洁的象征,暗示诗人对世俗的拒绝。
整首诗结合了形象、哲理与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智慧以及道教思想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内心清净、智慧追求的向往,同时反映了对世俗的超脱与拒绝,体现了道教的哲学思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貌古似苍鹤”中的苍鹤象征什么?
“心清如鼎湖”中的鼎湖代表什么?
诗人希望将新义注入什么经典?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为贯休的《赠信安郑道人》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您更深入地理解这首古诗的内涵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