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19:47: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19:47:47
玉楼春·春恨
作者:晏殊 〔宋代〕
绿杨芳草长亭路,
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
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
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
只有相思无尽处。
春天的长亭路上,绿杨和芳草交织,
年轻时抛弃情人是多么容易。
楼头的梦境在五更钟声中渐渐消散,
花底的离愁在三月的细雨中愈加浓重。
无情的人不似多情的人那样痛苦,
一寸思念却化作千万缕愁绪。
天涯海角终有尽时,
唯有思念却无尽无休。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晏殊(992年-1055年),字同叔,号稼轩,北宋词人,政治家。其词风清丽婉约,常表达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爱情的思索。
创作背景:
《玉楼春·春恨》创作于北宋时期,社会动荡,士人多有离愁别恨,晏殊通过春天的景象来表达离别的痛苦与对爱的思念。
《玉楼春·春恨》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离别的愁苦。词中描绘了绿杨、芳草的春景,与年轻时的轻率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对爱情的无奈与遗憾。晏殊通过“楼头残梦”与“花底离愁”对比,深刻揭示了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尤其是“无情不似多情苦”,道出了无情与多情的对立,表达了多情者的苦楚。最后两句,将思念的无尽性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深深的共鸣。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令人感受到春天的美丽与离愁的深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愁”与“思念”展展开,表达了离别后的孤独与对爱情的执着,展现了人们在春天里对失去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长亭路”主要象征什么?
A. 送别的地方
B. 旅游的景点
C. 休闲的场所
答案:A
“无情不似多情苦”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无情的快乐
B. 多情的痛苦
C. 对爱情的冷漠
答案:B
诗中提到的“天涯地角有穷时”意味着什么?
A. 远方的旅行
B. 亲情的回归
C. 思念是无尽的
答案: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