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6:08: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6:08:21
长江到海风愈急,焦山一点江中立。
心游脚阻不得前,浪紧人稀舟独入。
山根倒浸石磴盘,崖有高阁众峰攒。
分岩插谷楼殿出,飞鸟不到浮云端。
入云坐阁天苍苍,树木丛杂山悲凉。
万里之势向何处,遥空卷入青茫茫。
忽觉海气变萧索,黑拔溟渤眼前落。
云惊雨骇中迷离,鼍吼龙吟动山阁。
僧言古鼎不可窥,曾夺巨魄神鬼随。
端人志士抗高节,至今直气喷云雷。
我闻太息嗟神异,梁栋沈沈寒出地。
但见白鸟穿青霓,大海斜阳散秋气。
雄奇恍惚在顷刻,生平快意兹莫测。
蓬莱出没必有之,攀崖最近此其时。
长江流向大海时,风力越来越强,焦山孤零零地矗立在江中。
心里向往前行,却脚步受阻,无奈之下,独自驾舟进入波涛汹涌的水域。
山脚下的石阶如倒影般盘旋,崖壁上高阁在众多山峰间突起。
岩石分开,山谷中楼阁耸立,飞鸟也难以到达那浮云之上。
坐在云端的阁楼,天空显得苍茫,树木杂乱,山色显得悲凉。
万里之势又将去向何方,远空中卷起一片青茫。
忽然感觉海的气息变得萧索,黑暗的海面在眼前展开。
云层惊动,雨势骇人,让我在迷离中感受到鼍声和龙吟声动摇山阁。
僧人说古鼎不可窥探,曾经夺走神魂的鬼神在此徘徊。
正人君子和志士们高洁地抗争,至今仍然气吞云霄。
我听到他们的叹息,感慨神奇,梁栋沉沉,似乎从地底升起。
只有白鸟穿过青霓,映照在大海的斜阳下,散发出秋天的气息。
雄伟的景象在瞬间变幻,生平的快意此时难以捉摸。
蓬莱仙境必然会出现,此时攀崖正是最近的一刻。
史密(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而闻名。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人生的思考,风格独特。
本诗创作于诗人登焦山时,恰逢风雨交加之际,诗人以舟行于长江的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感悟及对人生的哲思。
这首诗以焦山为中心,描绘了长江的壮阔与自然的奇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和哲学思考。开篇便以“长江到海风愈急”引入,展现了壮观的自然景象和气势磅礴的风,接着以“焦山一点江中立”突显了焦山的孤立与坚韧,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诗中的意象层次分明,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如“山根倒浸石磴盘”,“崖有高阁众峰攒”,又有内心的挣扎与对理想的追求,如“心游脚阻不得前”。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面临自然威力时的无奈与孤独。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云惊雨骇中迷离”等描写,生动地表现了风雨交加的场景,增强了诗的紧张感,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同时,诗人提到的“端人志士抗高节”则引发了对人生态度的思考,象征着对理想与信仰的坚持。
整首诗在自然的描绘中,融入了哲学思考,构筑了诗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之间的深刻联系,展现出一种雄浑而又恬静的气质,留给读者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理想与人生的思考,展现了一种对自然与人生的敬畏与追求,体现了诗人高洁的品格与理想。
诗中提到的“焦山”象征什么?
诗人通过何种自然现象表达对自然的敬畏?
诗中“端人志士抗高节”中的“端人”指的是?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