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8:50: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50:29
赠戴竹堂
作者: 陈鏊 〔明代〕
琅玕万个绕堂前,
开卷悠然胜辋川。
金影碎笼檐外月,
玉声清和石间泉。
翠禽啼处烟如锦,
紫箨栽来雪尚鲜。
霹雳一声惊蛰起,
龙孙高插碧云边。
诗的内容描绘了竹堂前美丽的景色,围绕着无数琅玕花,读书时的悠然自得超越了辋川的风光。月光透过屋檐,投下金色的影子;石间泉水的声音清澈悦耳。翠绿的鸟儿在烟雾缭绕的地方鸣叫,紫色的竹子栽种后,雪白的花朵依然鲜艳。霹雳一声,惊醒了春天的生机,龙的后裔高高插在碧蓝的云边。
陈鏊(约1550-1620),字景山,号茗山,明代诗人,浙江人。陈鏊以其诗词清新自然、风格典雅而著称,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
这首诗可能是在春天,作者游览竹堂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读书生活的向往。
《赠戴竹堂》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与人文情怀的诗作,诗中展现了竹堂前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开篇以“琅玕万个绕堂前”引入,营造出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既有色彩的丰富性,又有生机的活泼感。接下来的“开卷悠然胜辋川”,则将诗人的内心情感与自然景色相结合,表达了在竹堂中读书的悠然之感,超越了辋川的美丽,这不仅是对风景的赞美,更是对一种精神境界的追求。
随后的几句描绘了月光、泉水、鸟鸣等自然元素,展现了一个如诗如画的场景,充满了生动的细节与音乐的韵律。“霹雳一声惊蛰起”则用春雷来象征季节的更替,传达了春天的到来和万物复苏的生机。而最后一句“龙孙高插碧云边”则暗含了对未来的希望,象征着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明代文人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春天生机勃勃的赞美,体现了明代文人追求自然与人文和谐的精神。
《赠戴竹堂》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陈鏊
C. 杜甫
诗中“琅玕”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鸟
B. 一种花
C. 一种竹子
“霹雳一声惊蛰起”中的“霹雳”象征着:
A. 暴风雨
B. 春的到来
C. 夜晚的宁静
《赠戴竹堂》与王维的《山中问答》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王维更强调山水之间的静谧与哲理,而陈鏊则在景色中融入了更多的个人情感与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