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3: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3:28
凤箫吟·锁离愁
作者: 韩缜 〔宋代〕
锁离愁,连绵无际,来时陌上初熏。
绣帏人念远,暗垂珠泪,泣送征轮。
长亭长在眼,更重重远水孤云。
但望极楼高,尽日目断王孙。
消魂。池塘别后,曾行处绿妒轻裙。
恁时携素手,乱花飞絮里,缓步香茵。
朱颜空自改,向年年芳意长新。
遍绿野,嬉游醉眠,莫负青春。
全诗翻译:
锁住了离愁,绵延无尽,回想来时路上初春的气息。
绣帏中的人思念远方,泪珠暗自滑落,哭送离去的征途。
长亭在眼前依旧,孤独的水面与远方的云彩重重叠叠。
只在高楼上眺望,整日盯着那远去的王孙。
令人消魂。池塘分别之后,曾走过的地方绿草嫉妒轻盈的裙子。
那时你牵着我的素手,在乱花飞絮中,缓缓走过香草丛。
朱颜如旧,只是空自改变,年年芳意依旧长新。
遍地绿野,嬉游醉眠,莫辜负这青春岁月。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中涉及到的“长亭”可以理解为古代送别的场所,强调了离愁别绪的氛围。王孙作为一种象征,代表着离别后的惆怅和对美好往昔的怀念。
作者介绍:
韩缜,宋代词人,字子云,号白云,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词风婉约清新,常以情感细腻著称。
创作背景:
《凤箫吟·锁离愁》创作于一个离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或恋人的深切思念,体现了诗人对青春、美好爱情的感慨与珍惜。
《凤箫吟·锁离愁》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词作,词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思念之情。开篇的“锁离愁”便点明了主题,接着“连绵无际”则传达出思念的漫长与无尽。诗中通过对初春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温柔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词中“绣帏人念远,暗垂珠泪,泣送征轮”更是将离别的苦楚表现得淋漓尽致,画面感强烈。长亭、远水、孤云的描写,仿佛把读者带入了一幅离别的画卷中,情感愈发沉浸。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美好青春的追忆,尤其是“曾行处绿妒轻裙”一句,生动地描绘了那时的欢快与无忧。最后一句“莫负青春”更是以一种劝勉的语气,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美好,这种情感的转折使整首词更加深邃而感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词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比如比喻(如“长亭”象征送别)、拟人(如“暗垂珠泪”表现情感)、对仗(如“朱颜空自改,向年年芳意长新”)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与艺术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切感受与对青春时光的珍惜,情感真挚且细腻,既有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美好未来的展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绣帏人念远”的意思是?
A. 念念不忘
B. 思念远方
C. 远离人群
D. 忧愁满怀
“朱颜空自改”中的“朱颜”指的是?
A. 红色的花
B. 美丽的面容
C. 红色的裙子
D. 红色的酒
诗中提到的“长亭”象征什么?
A. 美好的回忆
B. 送别的地方
C. 再见的希望
D. 过去的时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将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宋代词人的创作及其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