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跋王介甫游钟山图》

时间: 2025-05-13 02:58:03

诗句

林影溪光静自如,萧疎短鬓独骑驴。

可能胸次都无事,拟向山中更著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2:58:03

原文展示:

跋王介甫游钟山图 张栻 〔宋代〕

林影溪光静自如, 萧疎短鬓独骑驴。 可能胸次都无事, 拟向山中更著书。

白话文翻译:

林中的影子和溪边的光芒都显得宁静自然, 稀疏的短发独自骑着驴。 或许心中没有任何烦恼, 打算在山中继续著书。

注释:

  • 林影溪光:指林中的影子和溪边的光芒。
  • 静自如:形容景象宁静自然。
  • 萧疎短鬓:形容头发稀疏短少,指年老。
  • 独骑驴:独自骑着驴子,形容孤独或悠闲。
  • 胸次:心中。
  • 无事:没有烦恼。
  • 拟:打算。
  • 著书:写作书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约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文学家、哲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此诗是张栻为王介甫的《游钟山图》所作的跋,表达了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是张栻在观赏王介甫的《游钟山图》后所作,图画描绘了钟山的自然风光和文人隐居的情景。张栻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文学创作的执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林影溪光的宁静景象和诗人独自骑驴的形象,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的意境。诗中的“静自如”和“胸次都无事”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与内心平静的向往。最后两句“拟向山中更著书”则体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执着和对隐居生活的憧憬。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张栻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林影溪光静自如”:描绘了林中的影子和溪边的光芒,形容景象宁静自然。
  2. “萧疎短鬓独骑驴”:形容诗人年老,独自骑着驴子,表达了孤独或悠闲的状态。
  3. “可能胸次都无事”:或许心中没有任何烦恼,表达了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4. “拟向山中更著书”:打算在山中继续著书,体现了对文学创作的执着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林影溪光”比喻自然的宁静和美丽。
  • 拟人:“静自如”赋予自然景象以人的情感,形容其宁静自然。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体现了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的意境。

意象分析:

  • 林影溪光:象征自然的宁静和美丽。
  • 萧疎短鬓:象征年老和孤独。
  • 独骑驴:象征悠闲和孤独。
  • 山中著书:象征隐居和文学创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林影溪光”指的是什么? A. 林中的影子和溪边的光芒 B. 林中的光芒和溪边的影子 C. 林中的影子和溪边的声音 D. 林中的声音和溪边的光芒 答案:A

  2. 诗中的“胸次都无事”表达了什么? A. 心中有很多烦恼 B. 心中没有任何烦恼 C. 心中有很多事情 D. 心中没有任何事情 答案:B

  3. 诗中的“拟向山中更著书”体现了什么? A. 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 B. 对文学创作的执着 C. 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D. 对孤独生活的向往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体现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张栻的《跋王介甫游钟山图》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诗更多地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而张栻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栻的诗作,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其诗风和创作背景。
  • 《王介甫诗集》:收录了王介甫的诗作,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游钟山图》的创作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二月望日留越上偶成 用前韵答黄一翁五首 冬日书怀四首 其二 次韵孙居易送行 谢江潭诸公 送徐尉移簿巴陵并简邓器先汪兼善 雨晴出田间 窗外紫竹 春日即事四绝 其三 至灌溪予瑰老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楼辇 嵩岱 苦心积虑 卝字旁的字 广字头的字 土八路 大失所望 镸字旁的字 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子开头的成语 井井有理 犬字旁的字 金络头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日字旁的字 石斗 不转头 楼船箫鼓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