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次韵孙居易送行》

时间: 2025-04-26 14:15:08

诗句

着鞭欲为功名起,椎钝不堪加砺砥。

感君雅意重金玉,饯我新诗粲桃李。

我于吏事非清通,向来妄意图民功。

本无仁心致三异,岂有遗爱留一同。

鬓毛斑白眼昏黑,身外荣枯从造物。

耻携奏牍到公车,千虑县知无一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15:08

原文展示:

次韵孙居易送行 作者:王炎 〔宋代〕

着鞭欲为功名起,椎钝不堪加砺砥。 感君雅意重金玉,饯我新诗粲桃李。 我于吏事非清通,向来妄意图民功。 本无仁心致三异,岂有遗爱留一同。 鬓毛斑白眼昏黑,身外荣枯从造物。 耻携奏牍到公车,千虑县知无一得。

白话文翻译:

我拿起鞭子想要为了功名而奋斗,但我的愚钝无法通过磨砺来改善。 感激你高雅的情谊,如同珍贵的金玉,为我送行的新诗如同灿烂的桃李。 我在处理官务上并不精通,一直以来都妄想为人民做出贡献。 我本没有仁慈之心去创造奇迹,又怎能有遗爱留给后人。 我的鬓发斑白,眼睛昏花,身外的荣辱都听从天命。 我羞于带着奏章去见公卿,深知我的千虑之中无一得。

注释:

  • 着鞭:拿起鞭子,比喻开始行动。
  • 椎钝:愚钝,不聪明。
  • 砺砥:磨刀石,比喻磨练。
  • 雅意:高雅的情谊。
  • 金玉:比喻珍贵。
  • 粲桃李:灿烂的桃李,比喻美好的诗篇。
  • 清通:精通,熟练。
  • 妄意图民功:妄想为人民做出贡献。
  • 三异:指三种奇迹,比喻非凡的成就。
  • 遗爱:留下的恩惠。
  • 一同:一个地方,指留下影响。
  • 鬓毛斑白:形容年老。
  • 眼昏黑:眼睛昏花。
  • 荣枯:荣辱。
  • 造物:天命,自然。
  • 奏牍:奏章,官员上呈的文书。
  • 公车:指朝廷,公卿。
  • 千虑:千思万虑。
  • 县知:深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炎,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他的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风格质朴,语言简练。这首诗是他在被送行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和对自身境遇的反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炎在离开某地时,受到友人孙居易的送行和赠诗,因此作此诗以回应和表达自己的感慨。诗中透露出作者对功名的渴望与自身能力的自知之明,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感激和对自身境遇的深刻反思。首两句“着鞭欲为功名起,椎钝不堪加砺砥”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功名的渴望,但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愚钝,无法通过努力来改善。接下来的几句“感君雅意重金玉,饯我新诗粲桃李”则是对友人赠诗的感激之情,将友人的情谊比作珍贵的金玉,将赠诗比作灿烂的桃李,形象生动。后几句则反映了作者对自己官场生涯的反思,认为自己并无仁心去创造奇迹,也没有留下什么值得后人纪念的遗爱。最后两句“鬓毛斑白眼昏黑,身外荣枯从造物”则是对自己年老体衰的感慨,以及对命运的无奈接受。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着鞭欲为功名起”:表达了作者对功名的渴望,希望能够有所作为。
  2. “椎钝不堪加砺砥”:自谦地说自己愚钝,无法通过努力来改善。
  3. “感君雅意重金玉”:感激友人的高雅情谊,将其比作珍贵的金玉。
  4. “饯我新诗粲桃李”:感激友人赠诗,将其比作灿烂的桃李。
  5. “我于吏事非清通”:自谦地说自己在处理官务上并不精通。
  6. “向来妄意图民功”:一直以来都妄想为人民做出贡献。
  7. “本无仁心致三异”:认为自己本没有仁慈之心去创造奇迹。
  8. “岂有遗爱留一同”:又怎能有遗爱留给后人。
  9. “鬓毛斑白眼昏黑”:形容自己年老,鬓发斑白,眼睛昏花。
  10. “身外荣枯从造物”:身外的荣辱都听从天命。
  11. “耻携奏牍到公车”:羞于带着奏章去见公卿。
  12. “千虑县知无一得”:深知自己的千虑之中无一得。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雅意重金玉”、“新诗粲桃李”,将友人的情谊和赠诗比作珍贵的金玉和灿烂的桃李。
  • 自谦:如“椎钝不堪加砺砥”、“我于吏事非清通”,表达了作者的自知之明。
  • 感慨:如“鬓毛斑白眼昏黑”、“身外荣枯从造物”,表达了作者对年老和命运的感慨。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作者对友情的感激和对自身境遇的深刻反思。作者通过对友人赠诗的感激,以及对自己官场生涯和年老体衰的反思,展现了对友情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金玉:比喻珍贵的情谊。
  • 桃李:比喻美好的诗篇。
  • 鬓毛斑白:形容年老。
  • 眼昏黑:形容眼睛昏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椎钝不堪加砺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自我认知? A. 聪明 B. 愚钝 C. 勤奋 D. 懒惰

  2. “感君雅意重金玉”中的“金玉”比喻什么? A. 珍贵的情谊 B. 珍贵的宝物 C. 珍贵的诗篇 D. 珍贵的书籍

  3. 诗中“鬓毛斑白眼昏黑”形容了作者的什么状态? A. 年轻 B. 健康 C. 年老 D. 失明

答案:

  1. B. 愚钝
  2. A. 珍贵的情谊
  3. C. 年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送孙正之序》: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送别之情和对友情的珍视。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作者对往事的怀念和对友情的感慨。

诗词对比:

  • 王炎的这首诗与王安石的《送孙正之序》都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感激,但王炎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自身境遇的反思。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和对友情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炎的这首诗,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诗

相关查询

用定国韵赠其侄震 红梅三首 其三 次韵和王巩 句:联 次韵子由岐下诗,并引 其十五 樱桃 游惠山(并叙) 春菜 村醪二尊献张平阳 寒菊 刁景纯席上和谢生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巾字旁的字 声色不动 咸与惟新 黄字旁的字 扛半拉子活 水因地而制流 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匀红点翠 炫泇 禾字旁的字 肉字旁的字 转瞬之间 笑眯眯 市奸 鹵字旁的字 人言藉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