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女冠子·庚申七夕》

时间: 2025-04-26 03:28:46

诗句

凉宵七夕。

记得闰秋今日。

是佳期。

玉砌迎花辇,银灯照柘枝。

秋来仍此夕。

人去已多时。

天际黄姑愁,莫教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8:46

原文展示:

女冠子·庚申七夕
作者:袁思亮 〔近代〕

凉宵七夕。记得闰秋今日。是佳期。玉砌迎花辇,银灯照柘枝。秋来仍此夕。人去已多时。天际黄姑愁,莫教知。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凉爽的夜晚,正值七夕。我还记得今天是闰秋的佳期。玉石铺成的台阶上迎来了花轿,银色的灯光映照着柘树的枝丫。秋天依旧在这个夜晚。人们已经离去很久,天边的黄姑正愁苦,别让她知道。

注释:

  • 凉宵:凉爽的夜晚。
  • 七夕: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牛郎织女相会的节日。
  • 闰秋:指农历中的闰月,特指在秋天的这个时间。
  • 佳期:美好的时光,指七夕这个节日。
  • 玉砌:用玉石铺成的。
  • 花辇:盛装新娘的轿子。
  • 银灯:用银光装饰的灯。
  • 柘枝:柘树的枝条,古代常用来象征美好的事物。
  • 黄姑:传说中的黄河之女,象征着孤独和忧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袁思亮,近代诗人,致力于古典诗词的创作,风格多变,常用细腻的情感描绘自然景色与人事。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七夕之时,表达了诗人对佳期的怀念与对离别的愁苦。七夕本为团圆的日子,诗人通过描绘这一夜的景象,反映了内心的孤独与感伤。

诗歌鉴赏:

《女冠子·庚申七夕》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流露,呈现了一个关于离别与思念的故事。诗中以“凉宵七夕”开头,营造出一种清冷、宁静的氛围,恰如其分地反映出七夕夜的情境。随后提到的“玉砌迎花辇,银灯照柘枝”,不仅描绘了这个节日的喜庆气氛,更通过玉石与银灯的对比,暗示了人间的繁华与内心的孤寂。诗的最后两句“人去已多时,天际黄姑愁,莫教知”更是将忧愁推向高潮,表达了对远方情人的无尽思念,以及对孤独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使人感受到深刻的节日氛围与人情冷暖的对比。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凉宵七夕:在清凉的夜晚,正值七夕的节日。
  2. 记得闰秋今日:我记得今天是闰秋的这一天。
  3. 是佳期:这正是美好的日子。
  4. 玉砌迎花辇:玉石铺成的台阶上迎来了花轿。
  5. 银灯照柘枝:银色的灯光照耀着柘树的枝条。
  6. 秋来仍此夕:秋天依旧在这个夜晚。
  7. 人去已多时:人们已经离去很久。
  8. 天际黄姑愁:天边的黄姑(象征孤独的人)正愁苦。
  9. 莫教知:别让她知道这份愁苦。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黄姑愁”象征孤独与忧伤。
  • 对仗:如“玉砌迎花辇,银灯照柘枝”展现了对称美。

主题思想:整首诗思念与孤独交织,表现了对佳期美好与离别痛苦的双重感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凉宵:象征清冷和孤独的情感。
  • 花辇:代表团圆与美好的愿望。
  • 银灯:象征着繁华与光明。
  • 柘枝:暗示自然与人事的交融,以及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七夕是哪个节日的日子?

    • A. 中秋
    • B. 端午
    • C. 牛郎织女相会的节日
    • D. 春节
  2. “玉砌迎花辇”中“玉砌”表达了什么?

    • A. 豪华
    • B. 朴素
    • C. 自然
    • D. 古老
  3. 诗中“黄姑”象征什么?

    • A. 欢乐
    • B. 孤独
    • C. 富贵
    • D. 忙碌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诗词对比

  • 秦观的《鹊桥仙》同样描绘了七夕的主题,但更侧重于甜蜜的爱情,而袁思亮的《女冠子》则更多地表现出离别的愁苦,两者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近现代诗词研究》
  • 《古代节日文化与诗词》

相关查询

右司周昞仲亦用韵并和以谢之 蜘蛛和韵 题林路钤诗轴 别权泸帅朱杞材太社 道间苦热 沁园春(饯总干陈公储) 摸鱼儿 和陈次贾仲宣楼韵 和刘清叔襄阳隆中行 水调歌头·万里净无翳 寿陈制垣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片儿警 黹字旁的字 履薄临深 龝字旁的字 誓社 夹纸灯笼 异端邪说 奉辞罚罪 遁开头的成语 高字旁的字 包含敌的词语有哪些 银钩铁画 获释 覆鹿寻蕉 頁字旁的字 因果不爽 龜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