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53: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3:55
《壶中天 花气》 作者: 宗婉 〔清代〕
春愁未醒,忽春风吹送,春情如水。
春浅春深春不觉,暗袭春人衣袂。
春思朦胧,春魂淡宕,春梦霏霏坠。
日高春暖,晓莺啼破春睡。
堪爱阑亚凭香,帘低浮艳,画到空濛际。
一片浓芬无著处,散入碧纱窗里。
不是旃檀,并非沈速,薰遍繁华地。
隔墙邻女,可曾猜是花气。
春天的忧愁尚未消散,忽然春风送来,春情如水般涌动。春天是浅是深,春天的变化难以察觉,悄然袭来,似乎要抚摸春人的衣袖。春思模糊,春魂轻盈,春梦如细雨般飘落。阳光高照,春天温暖,清晨的黄莺啼鸣打破了春日的酣睡。
可爱的栏杆上,香气扑鼻,帘子低垂,颜色浮动,画面模糊而美丽。
一片浓厚的花香无处不在,散入碧纱窗中。
这香气不是檀香,也不是沈香,却弥漫在繁华的土地上。
隔墙的邻家女子,是否能猜到这香气是花的气息呢?
作者介绍: 宗婉是清代的一位女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女性视角著称。她的诗歌多描写自然与情感,展现了女性的柔情与智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天,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感受与思考,表达了春天的美好与惆怅,体现了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爱情的渴望。
《壶中天 花气》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诗作,诗人在其中细腻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心情。开篇即以“春愁未醒”引入,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到来并不只是欢乐,仿佛还夹杂着一丝忧愁。春风轻拂,春情如水,这种细腻的比喻将春天的气息表现得淋漓尽致。
接着,诗人借助春天的变化,探讨了春思与春梦,表现出内心的迷惘与对爱情的渴望。诗中的“晓莺啼破春睡”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清晨,传达出一种从梦中醒来的感觉,仿佛春天的一切都在唤醒沉睡的心灵。
后半部分则通过“堪爱阑亚凭香”描绘了春日里人与自然的交融,诗人在此表现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最后一句“隔墙邻女,可曾猜是花气”既是一种寻常的生活场景,又引发读者对爱的思考,是否这香气正是对那邻家女子的思念。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深刻感悟与对爱情的柔情追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爱情的细腻感受,展现了春天带来的复杂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春情如水”意指什么?
A. 春天的雨水
B. 春天的情感柔和如水
C. 春天的花朵
答案: B
诗中“晓莺啼破春睡”描绘的场景是什么?
A. 黄莺在春天的早晨歌唱
B. 春天的梦境
C. 春天的黄昏
答案: A
诗人用“隔墙邻女”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邻居的喜爱
B. 对爱情的思念
C. 对春天的厌倦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