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1:16: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1:16:56
闲庭向暝,叠幕生寒,天公散花无迹。洒户侵檐,瑟瑟凄凄戚戚。香篝有人倦欹。尽猜疑晚来风力。怎禁得,怕竹梢梅蕊,被他横折。往日曾听伊处,伴榆塞暮砧,柳边荒笛。而今却是,惊破小斋岑寂。遥怜嚼毡客老,和悲凉笳吹于邑。乍梦醒又银壶残点滴沥。
在闲适的庭院中,夜幕降临,寒气渐生,天公洒下雪花,却无迹可寻。雪花轻轻飘落,侵入檐下,瑟瑟作响,凄凄惨惨,令人感到忧伤。香篝旁有人倚靠,似乎疲倦了。人们尽在猜测晚来的风力,怎能禁得住这害怕竹梢梅花,被他横折的情景。往日曾在那地方听你吟唱,伴着榆树下的暮砧声,柳边的荒笛声。而如今却惊破了小斋的宁静。遥想那些嚼着毡子的老者,伴着悲凉的笳声在城邑中回荡。乍一惊醒,银壶中那几滴残留的水珠又在轻轻滴落。
许宝蘅(1861-1919),字子山,号印谷,近代著名女词人。她的词风婉约细腻,善于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常受李清照等女性词人的影响。
此诗写于寒冬雪夜,反映了诗人对冬季景色的感受以及内心的孤独。时代背景上,许宝蘅生活在清末民初,社会动荡,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交织,影响了她的创作。
《声声慢 听雪限》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词作,通过描绘冬雪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念。开篇“闲庭向暝,叠幕生寒”,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庭院,随着夜幕的降临,寒意渐浓,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稍显忧伤的氛围。接下来的“天公散花无迹”,则通过雪花的意象,传达了自然的美丽与不可捉摸之感。
词中描写了诗人在寒夜中静坐的场景,伴随着“洒户侵檐,瑟瑟凄凄”,听见了屋外的风声和雪声,似乎在唤起内心对往昔的回忆。尤其是“往日曾听伊处”一段,诗人通过回忆昔日的欢乐时光,反衬出如今的孤独与无奈,令人感到一种时光荏苒、物是人非的伤感。
最后,提到“遥怜嚼毡客老,和悲凉笳吹于邑”,让人联想到生活的无奈与悲伤,仿佛在说,即使在这样的寒冷中,仍有一群人默默承受着生活的重压,而自己也在这份孤寂中挣扎。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内心的挣扎,令人回味无穷。
整首诗通过对冬季雪夜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往昔的回忆,反映了时光流逝带来的惆怅与无奈。
诗中“闲庭向暝”意指什么?
A. 寂静的庭院
B. 热闹的市集
C. 明亮的白天
D. 忙碌的街道
“香篝有人倦欹”中的“倦”意思是:
A. 疲倦
B. 高兴
C. 忧伤
D. 恼怒
诗中提到的“遥怜嚼毡客老”表达了对谁的同情?
A. 年轻人
B. 老者
C. 小孩
D. 商人
答案: 1.A,2.A,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