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5:21: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21:43
声声慢 臞庵抚部晚秋宴席
作者:郑文焯 〔清代〕
庭柯疏桂,井干寒梧,萧森幕府清秋。
楚佩兰情相将,珠履风流。
戟门夜澄如水,咏凝香,传遍吴讴。
追雅宴,胜云开,东阁月满南楼。
回忆霜台旧柏,映花明,旌节江国鸣驺。
白发丹心,吟湘梦绕神州。
一池晚莲红汎,点馀波容有閒鸥。
延胜赏,好湖山尊俎借筹。
庭上的桂树稀疏,井边的寒梧树在秋风中显得萧条,幕府在这清秋的季节里显得格外宁静。
楚地的佩饰和兰花的情意相互映衬,珠履在风中轻盈流转。
戟门前的夜晚如水般清澈,吟唱的香气凝聚,传遍了吴地的歌声。
追忆那雅致的宴席,胜过云开日出,东阁的月光洒满了南楼。
回想起霜台上的旧柏树,映着花影,旌旗在江国的鸣驺声中飘扬。
白发苍苍却心怀赤诚,吟唱着湘水的梦,萦绕在神州大地。
一池晚莲在红波中荡漾,点缀着余波,悠闲的鸥鸟在上空飞翔。
延续着胜景的赏乐,快意于湖山间的尊俎之筹。
作者介绍
郑文焯(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字翰卿,号臞庵,江苏人。他的诗歌多描写山水、田园和社会风情,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情趣。郑文焯的作品在清代诗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常与友人吟咏作对,形成了独特的文人圈子。
创作背景
《声声慢》创作于清代晚期,正值作者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之时。晚秋时节,诗人举办宴席,借此机会与友人共度良宵,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时光流逝的感慨。
《声声慢》通过细致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与诗人内心的柔情。诗开篇以“庭柯疏桂”描绘了秋季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清冷而又安宁的氛围,接着以“楚佩兰情相将”引入对友人的情谊,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情厚谊。戟门夜色如水,诗人与友人在这静谧的夜晚吟唱,歌声传遍四方,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欣赏。
回忆往昔,通过“霜台旧柏”的描写,诗人将个人的情感升华到对国家和历史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心系故国、情怀壮志的精神。最后,池塘中的晚莲和悠闲的鸥鸟,借助自然景象传达出一种宁静与悠然自得的意境,画面美丽而不失深邃。
整首诗在清秋的背景下,融合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致,形成了一个既具视觉冲击又富有哲理思考的诗意世界,是对友人情谊和对过往岁月的深情怀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秋天的美景、友人情谊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庭柯疏桂”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象?
“戟门夜澄如水”中的“戟门”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白发丹心”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虽然主题相似,但各个诗人在情感表达和艺术处理上各有其独特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