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十六日泛舟》

时间: 2025-05-04 12:32:01

诗句

小雨破残暑,移舟佳致多。

烟岚远增翠,云水暮相和。

散绮霞依日,摇金月委波。

胜游非易得,不饮欲如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32:01

原文展示:

小雨破残暑,移舟佳致多。 烟岚远增翠,云水暮相和。 散绮霞依日,摇金月委波。 胜游非易得,不饮欲如何。

白话文翻译:

小雨打破了残留的暑气,乘船游玩乐趣多。 远处的山岚增添了翠色,云和水在傍晚时分和谐相融。 绚烂的霞光依附着夕阳,金色的月光洒在波光上。 这样美好的游玩不易得到,不饮酒又该如何享受呢?

注释:

  • 烟岚:山中的雾气。
  • 散绮霞:散开的绚烂霞光。
  • 摇金月:月光如金,摇曳在水面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纲(1083年-1140年),字伯纪,号梁溪居士,宋代政治家、文学家。他在政治上主张抗金,文学上以诗文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时局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夏日小雨后乘舟游玩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夏日小雨后的美景和乘舟游玩的愉悦心情。首句“小雨破残暑”即点明了时间背景,小雨驱散了夏日的余热,为接下来的游玩创造了宜人的环境。中间两句通过对“烟岚”、“云水”的描绘,展现了远山的翠色和傍晚时分云水相融的和谐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后两句“散绮霞依日,摇金月委波”则进一步以绚烂的霞光和金色的月光来点缀这幅画面,增强了诗的意境美。结尾“胜游非易得,不饮欲如何”表达了作者对这样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不饮酒难以尽兴的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宋代诗歌的韵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小雨破残暑”:小雨驱散了夏日的余热,为游玩创造了宜人的环境。
  2. “移舟佳致多”:乘船游玩,乐趣多。
  3. “烟岚远增翠”:远处的山岚增添了翠色,使景色更加美丽。
  4. “云水暮相和”:云和水在傍晚时分和谐相融,形成一幅宁静的画面。
  5. “散绮霞依日”:绚烂的霞光依附着夕阳,增添了诗意。
  6. “摇金月委波”:月光如金,摇曳在水面上,形成美丽的景象。
  7. “胜游非易得”:这样美好的游玩不易得到,表达了珍惜之情。
  8. “不饮欲如何”:不饮酒又该如何享受这样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尽兴的愿望。

修辞手法:

  • 比喻:“摇金月委波”中,月光如金,比喻月光的美。
  • 拟人:“散绮霞依日”中,霞光依附着夕阳,赋予霞光以人的动作。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尽兴享受的愿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雨:驱散暑气,创造宜人环境。
  • 烟岚:增添翠色,美化远山。
  • 云水:和谐相融,形成宁静画面。
  • 绮霞:绚烂霞光,增添诗意。
  • 金月:月光如金,形成美丽景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小雨破残暑”中的“破”字有何含义? A. 打破 B. 驱散 C. 破坏
  2. “烟岚远增翠”中的“烟岚”指的是什么? A. 山中的雾气 B. 云彩 C. 水汽
  3. “散绮霞依日”中的“绮霞”是什么意思? A. 绚烂的霞光 B. 普通的霞光 C. 暗淡的霞光
  4. “摇金月委波”中的“金月”指的是什么? A. 金色的月亮 B. 金色的月光 C. 金色的水面

答案:

  1. B 2. A 3. A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了湖上游玩的情景,与李纲的诗有相似的闲适情调。

诗词对比: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与李纲的《十六日泛舟》:两首诗都描绘了湖上游玩的情景,但苏轼的诗更多地表现了对自然变化的感慨,而李纲的诗则更侧重于对美景的欣赏和闲适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李纲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李纲诗歌的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诗寄东坡 落花 游春 中秋月 荷花借字诗 劫权 醉蓬莱(夏寿太守) 别孙雪棹 黄山慈光寺 送汪卜三归淮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龠字旁的字 舒头探脑 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吞开头的成语 辰字旁的字 赤字旁的字 管井 寝馈 视人如伤 相为表里 定滑轮 分甘同苦 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嵚岑 示字旁的字 歹字旁的字 直眉怒目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拾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