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过岭寄子由三首?此诗第三首为子由作?》

时间: 2025-05-24 10:57:38

诗句

七年来往我何堪,又试曹溪一勺甘。

梦里似曾迁海外,醉中不觉到江南。

波生濯足鸣空涧,雾绕征衣滴翠岚。

谁遣山鸡忽惊起,半岩花雨落毵毵。

投章献策谩多谈,能雪冤忠死亦甘。

一片丹心天日下,数行清泪岭云南。

光荣归佩呈佳瑞,瘴疠幽居弄晚岚。

従此西风庾梅谢,却迎谁与马毵毵。

山林瘴雾老难堪,归去中原茶亦甘。

有命谁怜终反北,无心却笑亦巢南。

蛮音惯习疑伧语,脾病萦缠带岭岚。

赖有祖师清净水,尘埃一洗落毵毵。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10:57:38

原文展示:

过岭寄子由三首(第三首为子由作) 苏轼

七年来往我何堪,又试曹溪一勺甘。
梦里似曾迁海外,醉中不觉到江南。
波生濯足鸣空涧,雾绕征衣滴翠岚。
谁遣山鸡忽惊起,半岩花雨落毵毵。
投章献策谩多谈,能雪冤忠死亦甘。
一片丹心天日下,数行清泪岭云南。
光荣归佩呈佳瑞,瘴疠幽居弄晚岚。
従此西风庾梅谢,却迎谁与马毵毵。
山林瘴雾老难堪,归去中原茶亦甘。
有命谁怜终反北,无心却笑亦巢南。
蛮音惯习疑伧语,脾病萦缠带岭岚。
赖有祖师清净水,尘埃一洗落毵毵。

白话文翻译:

我在这条山路上往返已七年,实在让我难以承受,又一次试饮了曹溪的甘泉。梦中仿佛曾经迁居海外,醉酒之中不觉已到江南。水波轻轻拍打着我的脚,空山的涧水发出悦耳的声音,雾气缭绕在我征衣上,滴落着翠绿的岚气。是谁把山鸡惊起,半山的花雨如毯般落下。投身于诗章和策论,虽然口中谈论很多,却能洗清冤屈,忠心死去也心甘情愿。一片丹心在天日之下,数行清泪在岭云南。光荣归于我,佩带着美好的瑞兆,瘴疠的幽居却在晚岚中作弄。自此西风吹过,庾梅也凋谢,不知谁能与我共骑马走到山间?山林中的瘴雾让我难以忍受,归去中原的茶水也甘甜。谁来怜惜我这命运反复,心中无意却又笑着南归。蛮音习惯了,竟然疑心这是乡音,脾病缠绕让我在岭上彷徨。幸好有祖师的清净水,洗去尘埃,落下如毯的花雨。

注释:

  • 曹溪:指的是当地著名的溪水,象征甘美的饮水。
  • 丹心:忠诚的心。
  • 瘴疠:指的是潮湿、病痛的环境,常用来形容南方湿热气候对人的影响。
  • 庾梅:庾信的梅花,寓意美好却易凋零的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书法家和画家,以豪放、旷达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为苏轼在岭南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及对当时生活的不平之感,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的关心与寄托。

诗歌鉴赏:

此诗展现了苏轼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与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字里行间流露出浓厚的乡愁与人生哲理。开篇以“七年来往”开头,直截了当地表达出他对经历和时间的感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感伤。接着,他通过“梦里似曾迁海外”勾勒出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展现出他对自由与归属的渴望。诗中采用了很多生动的自然景象,如“波生濯足鸣空涧”,“雾绕征衣滴翠岚”,这些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同时也衬托出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在后半部分,苏轼触及了对忠诚与冤屈的思考,表达了他对理想主义的坚持,尽管身处逆境,仍然保持一片丹心。这种情感的冲突与融合,让整首诗的情感更加饱满且富有层次。最后的几句,结合了个人命运与社会的无情,表现出一种悲凉又带着希望的情绪,既有对过往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七年来往我何堪:表明诗人对漫长岁月的无奈。
  • 梦里似曾迁海外:梦中回忆,感受远方的思念。
  • 醉中不觉到江南:醉意中不知已到江南,表现忘我境界。
  • 波生濯足鸣空涧:自然景象交织,体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投章献策谩多谈:表达对政治的无奈与失望。
  • 一片丹心天日下:虽身陷困境,依然保持忠诚之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波生濯足”比喻心灵的清澈。
  • 对仗:如“梦里似曾迁海外,醉中不觉到江南”,工整而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命运的无奈,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期许。

意象分析:

  • :象征孤独与忧伤。
  • :象征生命的流动与清澈。
  • :象征美好与短暂。
  • :象征无常与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曹溪”代表?

    • A. 一条河流
    • B. 一种饮料
    • C. 一位诗人
    • D. 一种动物
  2.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思念?

    • A. 自然
    • B. 亲人
    • C. 朋友
    • D. 权力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苏轼与李白的诗作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苏轼更多地融合了个人的命运与社会的无奈,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表达个人的豪情与理想,二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除夜 独立 赵玉汝自作戏墨见寄各题六言其上·鸜鹆 元夕 其一 次韵梅花 次韵宋尚书山居·息斋 刘逊子架阁饷江茶 夜梦至何许岩壑深窈石上苔痕隐起如小篆有僧 题甘露寺中峰 出居十六咏·入山林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厂字头的字 称薪而爨,数米而炊 道头会尾 描写夜晚的诗句现代诗_夜晚现代诗精选 芦粟 尺璧寸阴 艮字旁的字 香字旁的字 包含臊的词语有哪些 丁字旁的字有哪些?带丁的汉字大全 桃源想 绅的拼音及汉字解析_绅的读音与用法详解 爱之必以其道 克字旁的字 彑字旁的字 静电感应 持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持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归老菟裘 4个火念什么字_4个火的汉字解析与拼音学习 嚣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