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2:19: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2:19:47
卜算子
凉夜竹堂虚,小睡匆匆醒。
银漏无声月上阶,满地阑干影。
何处最知秋,风在梧桐井。
不惜骖鸾弄玉箫,露湿衣裳冷。
在一个凉爽的夜晚,竹子掩映的堂屋显得空旷,我小睡了一会儿,匆匆被惊醒。银色的漏斗没有声音,月光悄悄爬上了台阶,满地都是栏杆的影子。哪里能感知到最深的秋意呢?只有那风在梧桐树旁的井边轻轻吹拂。即使不惜骑上神兽演奏玉箫,露水却弄湿了我的衣裳,令人感到寒冷。
“骖鸾”出自《山海经》,描绘一种神话中的神兽,代表着尊贵和卓越的才能。“弄玉箫”则可追溯到古代音乐文化,玉箫在古代被视为高雅乐器,常用来表达情感或传递思想。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1193),字景仁,号宕溪,江苏常熟人,南宋诗人及书法家。其诗风清新,情感细腻,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南宋,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借自然景象抒发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反映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这首《卜算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秋夜静谧的感受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诗中“凉夜竹堂虚”一语,开篇便营造出清幽的氛围,竹堂的空旷与凉意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与静谧的气息。接着,诗人以“小睡匆匆醒”表现出一种突如其来的惊醒,似乎是在秋夜的沉静中,心中涌起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月光静静洒在台阶上,银漏无声,显得格外宁静。栏杆的影子洒满地面,映衬出秋夜的寂寥。此时,诗人通过“何处最知秋,风在梧桐井”的提问,揭示了对秋天的思考与感知。梧桐树象征着秋天的到来,而井边的风则使人感受到一丝凄凉和萧瑟。
最后两句“不惜骖鸾弄玉箫,露湿衣裳冷”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不惜骑上神兽演奏美妙的乐曲,却依然感到露水的寒冷,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秋天、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而深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天的感知、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情感深沉而真挚。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凉夜竹堂虚”的意思是?
A) 夜晚的竹堂很热
B) 夜晚的竹堂显得空旷
C) 竹堂很拥挤
诗中提到的“骖鸾”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神兽
C) 一种植物
诗中的“露湿衣裳冷”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温暖与快乐
B) 寒冷与无奈
C) 忧伤与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