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48: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48:48
冷泉猿啸冷泉亭下北山陲,
曾见雌雄共引儿。
惯听山僧朝说法,
能随木客夜吟诗。
松坡日暖人游后,
蕙帐风寒鹤怨时。
惆怅遗音无处觅,
竹鸡啼老野棠枝。
浙江秋涛怒挟西风势未休,
滔滔何处觅安流。
青山隔岸分吴越,
白浪排空混斗牛。
铁箭有灵来昨日,
素车遗恨已千秋。
晚来试倚樟亭立,
枫叶芦花满眼愁。
在冷泉亭下,猿声啼叫,北边的山边,曾经见过雌雄猿共引子。
我习惯了听山僧早晨讲法,能跟着木匠在夜里吟诗。
松坡阳光温暖后,人们游玩,
蕙帐风寒之时,白鹤发出哀怨。
感叹那遗留的音响无处寻觅,
竹鸡在野棠树枝上啼叫,已显老态。
浙江的秋涛怒吼着,夹带着西风势头未止,
滔滔波浪何处可以寻到安定的流向?
青山隔着岸,分开吴越两地,
白浪翻滚,犹如混战的斗牛。
铁箭似乎有灵,昨天便已飞来,
素车留下的遗恨已经千秋。
傍晚时分,我试着倚靠樟树亭立,
枫叶和芦花映满眼帘,满心愁苦。
作者介绍:此诗作的作者为佚名,生活在明代。明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辉煌时期,诗歌创作繁荣,流派众多。
创作背景:此诗描绘的是西湖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诗人通过对西湖八景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西湖八景诗》不仅是对西湖美景的歌颂,更融入了诗人对人生的哲思与情感的抒发。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冷泉亭周边的自然景象:猿啼、晨钟、松坡、竹鸡等意象,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
开篇两联描写了冷泉亭的宁静与猿声的孤寂,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孤独的感受。接着,诗人转向了人文景观,提到山僧的法音与木客的夜吟,显示出一种和谐的生活状态。
后面的部分则转向了秋天的狂风与波涛,诗人感叹生活的无常与变幻,表现了对过往岁月的无奈和遗憾。通过“铁箭有灵来昨日,素车遗恨已千秋”这样的句子,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紧密结合,形成了一种深沉的思考。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充满了丰富的情感与哲理,不仅描绘了西湖的美丽,更引发了人们对生命、时光和情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西湖的美景,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冷泉亭”是指什么地方?
诗中“白浪排空”的比喻主要表达了什么?
诗人通过描写哪些自然景物来表达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