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5:12: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12:54
原文展示:
山居杂诗九十首 曹勋 〔宋代〕
手种亭下松,偃盖出云外。 攀条喜修干,为我发清吹。 晓庭风瑟缩,夜月金锁碎。 种久方来归,对之颜有愧。
白话文翻译:
亲手在亭子下种植松树,它们的枝叶如伞盖般伸向云端。 攀折松枝时喜欢它们修长的枝干,为我带来清新的风。 清晨的庭院中风声瑟瑟,夜晚的月光下金色的锁链显得破碎。 种植了很久的松树终于归来,面对它们我感到颜面有愧。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1087-1157),字公显,号松隐,宋代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多表现隐逸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风格清新自然。这首诗是他在山居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深情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曹勋在山居时所作,通过对松树的描写,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松树象征着坚韧和不屈,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松树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深情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松树被赋予了人格化的特征,如“偃盖出云外”形容松树枝叶茂盛,如同伞盖伸向云端,展现了松树的高大和茂盛。“攀条喜修干,为我发清吹”则表达了诗人对松树修长枝干的喜爱,以及松树为他带来的清新风。后两句“晓庭风瑟缩,夜月金锁碎”则通过对比清晨和夜晚的景象,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的变化。最后两句“种久方来归,对之颜有愧”则表达了诗人对松树的深情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愧疚和不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松树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松树象征着坚韧和不屈,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态度。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偃盖”形容的是什么? A. 松树的枝叶茂盛 B. 松树的枝干修长 C. 松树的树干粗壮 答案:A
诗中的“清吹”指的是什么? A. 清新的风 B. 清新的空气 C. 清新的水 答案:A
诗中的“金锁碎”比喻的是什么? A. 月光的斑驳 B. 金色的锁链 C. 金色的光芒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