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17:07: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17:07:43
题吴城山
龙行人鬼外,神在地天间。
彭蠡石砮出,洞庭商舶还。
秋风黄鹄阔,春雨白鸥闲。
云际青如粟,河流接海山。
这首诗描绘了吴城山的壮丽景色,龙在天上飞行,人与鬼神在外游荡,神灵却在天地之间。彭蠡的石头从水中涌出,洞庭湖的船只也陆续归来。秋天的风中,黄鹤翱翔,春雨中,白鸥悠闲地飞舞。云层间的青色像青稞一样,河流与海洋和山脉相接。
作者介绍: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履善,号宋璲,南宋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在抗元斗争中表现突出,以忠诚与坚定著称,后世称其为“忠烈之士”。他的诗歌多反映国难与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危难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寄托了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希望,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忧伤。
文天祥的《题吴城山》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作,诗中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全诗以“龙行人鬼外,神在地天间”开头,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神灵之间的和谐关系。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也融入了对人类存在的思考。彭蠡石和洞庭商舶的意象,既是对自然的描写,也是对社会繁荣的期盼。
秋风中的黄鹤和春雨中的白鸥,象征着自由与宁静,营造出一种和谐美好的画面。最后的“云际青如粟,河流接海山”更是将自然的壮阔与人类的渺小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人生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文天祥在动荡年代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哲思的结合,体现了他深邃的思想与对生活的敏感观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反映了他在动荡年代中对自然和人类命运的关注。
诗词测试:
诗中“龙行人鬼外”意指什么?
A. 龙与人鬼同在
B. 龙在天空中,人鬼在地面
C. 龙和人鬼无关
“彭蠡石砮出”中的“砮”指什么?
A. 石头
B. 水流
C. 船只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景观
B. 人类的命运
C. 对国家的思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情感基调不同。《题吴城山》更具哲思,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刻关注,而《登鹳雀楼》则更突出壮丽的自然景观与人生感慨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