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14: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14:00
《菩萨蛮(四首)》
苏轼
娟娟侵鬓妆痕浅。
双颦相媚弯如翦。
一瞬百般宜。
无论笑与啼。
酒阑思翠被。
特故腾腾地。
生怕促归轮。
微波先注人。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女子妆容的细腻与娇美,她的眉头轻轻皱起,像是带着几分情意。瞬间之间她的姿态千变万化,无论是笑还是哭都是那么动人。酒席渐渐接近尾声,思绪却如同那翠色的被子般柔和,似乎在故意地营造一种愉悦的氛围,却又生怕时间过得太快,连那微波荡漾也似乎在提醒着即将离去的人。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也有细腻柔美。苏轼在政治上遭遇坎坷,流放生涯也让他的作品充满了人性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苏轼的流放生涯,正值其人生的低谷期。他在此时通过描绘美丽女子的形象,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菩萨蛮》是一首极具情感细腻的词作,通过对女子妆容的描写,展现了苏轼对美的敏锐感受。词中“娟娟侵鬓”的描写,不仅勾勒出女子的娇美形象,也暗示了生活中细腻的情感。双眉的微微皱起,仿佛传达出一种内心的忧愁或思念,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词在对比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尤其是“酒阑思翠被”一句,表现出一种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与珍惜。苏轼用“生怕促归轮”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恐惧,微波荡漾似乎在诉说着即将分别的伤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流露,这首词不仅展现了女子的美丽,更传达出诗人对人生情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巧妙地通过女子的形象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娟娟”形容的是哪种状态?
A. 粗犷
B. 细腻
C. 平淡
“酒阑思翠被”中,翠被的意象象征什么?
A. 悲伤
B. 美好
C. 失落
诗中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哪种情感?
A. 期待
B. 珍惜与无奈
C. 忽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苏轼的《菩萨蛮》和李清照的《如梦令》均描绘了女性的细腻情感。苏轼的词多了一份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了对爱情的眷恋与思念。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不同,但均展现了女性的柔美与情感的细腻,体现了宋词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