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01:56: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01:56:51
示俞秀老
王安石
缭绕山如涌翠波,
人家一半在烟萝。
时丰笑语春声早,
地僻追寻野兴多。
窣堵朱甍开北向,
招提素脊隐西阿。
暮年要与君携手,
处处相烦作好歌。
这首诗描绘了山峦环绕,宛如涌动的翠绿海浪,村庄的一半隐没在烟雾缭绕的藤萝之中。丰收的时节,欢声笑语早已响起,偏僻的地方更是追寻着自然的乐趣。朱红的屋顶朝北而建,白色的山峰藏于西边的阿岗。到了晚年,我希望与你携手共度,四处游玩,吟唱美好的歌曲。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是“变法派”的代表人物,以推行新法而闻名。王安石的诗歌风格多样,具有清新、自然的特点。
《示俞秀老》创作于王安石晚年,诗中表达了他对乡村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友人分享这份宁静生活的愿望。
《示俞秀老》是一首充满田园气息的诗,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流露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首句“缭绕山如涌翠波”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山的壮观,令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生动的画卷中。接下来,通过“人家一半在烟萝”,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中不仅有对自然美的赞美,还有对丰收季节的欢愉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这在“时丰笑语春声早”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在全诗的后半部分,王安石意图表达与友人共度晚年的愿望,展现出他对人生和友谊的珍视。最后两句“暮年要与君携手,处处相烦作好歌”则更是直白地表达了他对友人陪伴的渴望,展现出一种宁静、和谐的生活理想。整体上,这首诗用简练而优美的语言,呈现了自然的宁静与人际关系的温暖,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友人情谊的珍视,传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人生的追求。
诗中形容山的比喻是:
A. 像波涛一样
B. 像高峻的壁垒
C. 像平坦的田野
“时丰笑语春声早”中的“春声”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风
B. 春天的音乐
C. 春天的欢笑声
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愿望?
A. 希望与友人一起旅行
B. 希望与友人一起唱歌
C. 希望与友人一起度过晚年
与王维的《鹿柴》对比,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王安石的《示俞秀老》更多地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而王维则更加注重于自然的宁静和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