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05:38: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5:38:52
蜡屐发兴屡,几为春泥阻。
此行不作难,霁色随步武。
多次穿着木屐出行,几次被春天的泥土所阻。
这次出行并不艰难,晴朗的天气伴随我一路前行。
在古代,蜡屐常用作雨天的鞋,象征出行的艰难与不便。春泥则是春天的特征,代表着生机与阻碍。霁色所描绘的晴朗天气,寓意着心情的愉悦与顺利的出行。
李吕,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和写景见长,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此诗写于春天,诗人或许正值春光明媚之际,踏上出游的旅程。在经历了泥泞的阻碍后,感受到晴天的舒适与愉悦,表达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旅途的感慨。
李吕的《题君山观招真阁六首》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出行的乐趣。诗中开头的“蜡屐发兴屡”,通过简单的描绘,引出了出行的主题。蜡屐是春天出行的象征,湿滑的春泥则暗示了出行的艰难。然而,诗人并未因此而感到沮丧,反而以“此行不作难”来表达自己乐观的态度。即便遇到阻碍,诗人依然能够在晴天的陪伴下,感受到出行的愉悦。
在这首诗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蜡屐与春泥的阻碍,和霁色的晴朗形成鲜明的对照,进一步突显了诗人心境的变化。从初的阻碍到后来的愉悦,诗人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也正是宋代士人所追求的精神境界。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春天出行过程中所体验到的阻碍与顺利,传达出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强调在逆境中依然能够找到快乐与美好。
诗中的“蜡屐”主要用来表示什么?
诗人对春泥的描写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霁色”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