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23: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23:35
东皋十首 其一
作者: 晁补之 〔宋代〕
屋名尽挂陶家榜,
人物应惭菊畔身。
解作文章肯归去,
不应陶后说无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意境,屋子里挂满了陶渊明的名号,然而在这里的人们却应该为自己没有能成为像陶渊明那样的人而感到羞愧。能够以写作的方式回归田园,应该是不必在陶渊明之后再说“无人”的。
晁补之(约1055-1120),字叔明,号放翁,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对自然的热爱而著称。他的诗大多描绘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反映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东皋十首》是晁补之在隐居生活中写的诗作,表达了他对陶渊明的崇敬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在宋代,士人多在仕途与隐居之间挣扎,诗中反映了这种内心的矛盾。
这首诗以“屋名尽挂陶家榜”开篇,直接引入陶渊明这一历史人物,暗示其名声如日中天,影响深远。陶渊明以其隐居生活和高洁的人格受到后世的追崇,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与钦佩。接下来的“人物应惭菊畔身”则是自我反省,诗人认为自己与陶渊明相比,实在无从自夸,甚至有些羞愧。
“解作文章肯归去”一语,展现了诗人对写作的重视,认为真正的归隐并不仅仅是远离官场,而是能够在心灵深处寻找到归属。最后一句“不应陶后说无人”则是对陶渊明影响的反思,强调即使在陶渊明之后,仍然应该有追求和努力,而不是沦为无人问津的状态。
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自我价值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自我价值的思考。强调了人应当追求理想,而不是沉迷于无所作为的状态。
诗中提到的陶渊明以什么生活方式著称?
“应惭菊畔身”这句的含义是什么?
诗人希望通过什么方式回归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