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15: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15:26
收麦呈王松龄秀才
晁补之 〔宋代〕
晁庄寂莫依东山,
王庄负郭容往还。
东山刺蓟深一尺,
负郭家近饶盘餐。
穿鞋戴笠随麦陇,
旱日炎炎烟燎颜。
贱贫辛苦事当尔,
君屋鳞鳞三百间。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东山庄园的寂静生活,表达了他对辛勤劳动和贫困生活的感慨。在东山,荆棘丛生,深达一尺,负郭村则能享受丰盛的餐食。作者穿上鞋子,戴上斗笠,随同农民在麦田中忙碌,烈日炎炎,烟雾弥漫。他感叹自己虽然贫穷辛苦,但朋友王松龄却有三百间房屋。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未直接引用典故,但体现了宋代士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贫富差距的感慨。
作者介绍: 晁补之(生卒年不详),字子文,号曼卿,南宋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热爱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社会动荡,农民辛苦耕作却常常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反映了作者对这一现实的反思和对生活的真实感受。
此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将东山的宁静与王庄的丰饶形成鲜明对比。开头两句描绘了作者在东山的生活,给人一种宁静而又孤独的感觉。接着通过对比,表现出负郭村的富庶,突显了作者的贫困与辛劳。诗中“穿鞋戴笠随麦陇”的描写,让人感受到农人的辛勤与不易,烈日下的“烟燎颜”更增强了这种辛苦的氛围。最后两句则直接表达了对朋友王松龄的羡慕与自嘲,反映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无奈与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作者对贫困生活的自省,表达了对辛苦劳作的认可,同时也流露出对富裕生活的向往与无奈,展现了社会的现实与人性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了哪两个地方?
“穿鞋戴笠随麦陇”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最后一句“君屋鳞鳞三百间”中“鳞鳞”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