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0 04:01: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04:01:10
清平乐(元夕) 作者: 毛滂 〔宋代〕
东风桂影。低拂姮娥镜。镜里妆寒酥粉莹。越恁十分端正。素光行处随人。柳边照见青春。一片笙箫何处,花阴定有遗簪。
这首词描绘了元宵节的夜晚,东风轻拂,桂花的影子摇曳在明亮的月镜上。镜中映出妆容如寒霜般细腻的女子,显得格外端庄美丽。清冷的月光洒落,似乎随人而动,柳树旁映出青春的身影。笙箫的声音从何处传来,想必花阴之下一定有遗落的簪子。
作者介绍:毛滂,字德基,号白石,宋代词人,生于南宋时期,以其词清新脱俗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风景,情感细腻,常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青春的追忆。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元宵节,正值春天,表达了词人在欢庆节日时的愉悦心情,借助美丽的夜景和温柔的春风,传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清平乐(元夕)》展现了一个美丽而梦幻的元宵夜晚,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在春风的吹拂下,感受到生命的活力与青春的魅力。词中以清冷的月光和温暖的春风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一种既温柔又清冷的情感。通过“低拂姮娥镜”这一意象,诗人不仅描绘了夜晚的景色,更传达了对美丽女子的赞美和对青春的眷恋。
在“柳边照见青春”的描写中,柳树的柔美与青春的流动感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流动的美感,令人神往。而“笙箫何处,花阴定有遗簪”的结尾,则以一种淡淡的遗憾感收尾,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传达了对青春、爱情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围绕春天的元宵节,描绘了青春的美好以及对过去的怀念,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诗词测试:
“东风桂影”中的“桂”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姮娥”指的是哪个神话人物?
“花阴定有遗簪”这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