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26: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6:59
病中独坐
作者:毛滂 〔宋代〕
千秋桥畔桑麻村,
槐阴覆砌绿映门。
关门谁觅病居士,
掩书不读愔不言。
明窗养石作幽伴,
苍骨孤瘦栖秋痕。
潇湘洞庭入眼界,
念随鱼鸟芦花根。
端知此想无是处,
聊遣幻变驱昏烦。
请言居士往少壮,
烹羊炰羔酒拍盆。
离骚百过亦径醉,
万事形影如空尊。
襄阳老孟识此意,
数凭楚些招其魂。
只今流落口吻燥,
病乃乘间排吾阍。
病多诸念反衰冷,
念冷却觉丹田温。
此田不应供喜怒,
外物稂莠那可存。
诛稂去莠要及早,
俗虑可吐不可吞。
鸡犬相闻太古末,
居士中有五库存园。
舒迟不称子男服,
要须结佩纫芳荪。
在千秋桥边的桑麻村,
槐树的阴影覆盖在青石台阶上,绿意映照着门前。
关上门后,谁能寻到这位病中的隐士,
只见他掩上书本,沉默不语。
明亮的窗户旁,石头成为他幽静的伴侣,
苍白瘦弱的身躯栖息在秋天的痕迹中。
潇湘与洞庭的美景映入眼帘,
思绪随同鱼鸟和芦花的根茎而飘荡。
我知道这些思虑无处寄托,
但愿通过幻变来驱散内心的烦闷。
请问这位隐士年少时的模样,
他曾烹羊炰羔,举杯畅饮。
《离骚》中的种种经历也曾让我醉倒,
万事万物仿佛在空虚的酒杯中浮沉。
襄阳的老孟理解这样的心境,
几次借着楚地的诗歌召唤我的灵魂。
如今我飘泊在外,口舌干燥,
疾病恰恰在此时逼近我的门阀。
病多思虑反而冷却心绪,
思虑冷却却使丹田温暖。
这片心田不应供养喜怒,
外界的杂草何必存留。
铲除杂草要及时,
世俗的烦恼可以排出但不可吞下。
鸡犬之声相闻于古代末期,
隐士的园中有五种植物。
悠闲地不追求子女的衣食,
只需结佩缠绕芳香的荪草。
毛滂,字德宇,号渔隐,宋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结合,表达内心的情绪与思考。
《病中独坐》创作于作者病重之时,表现了他病中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诗中反映了隐士的孤独和对世俗的反思,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病中独坐》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透过作者的病痛经历,展现了他对人生、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诗的开篇描绘了乡村的宁静景象,千秋桥和桑麻村构建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田园图景。接着,毛滂通过“关门”和“掩书”两个细节,表现了自己在病中的孤独感和对外界的隔绝。
在诗的中段,作者借助自然景观(如潇湘和洞庭)来表达内心的思绪与感情,展示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病痛的无奈。最后,诗中反复强调的“杂草”与“稂莠”,不仅是对外界事物的比喻,更是对内心杂念的反思,提醒人们要及时清理内心的杂念,保持心灵的宁静。通过对“病”的反思,作者升华了对人生的理解,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病痛中的孤独与思考,通过对内心世界的探讨,展现出对世俗的超脱与对自然的向往,体现了隐士的生活哲学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毛滂的《病中独坐》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A. 城市的繁华
B. 乡村的宁静
C. 战场的悲壮
“掩书不读愔不言”中“愔”的意思是?
A. 快乐
B. 沉默
C. 忧伤
诗中提到的“潇湘”和“洞庭”分别代表什么?
A. 乡村风景
B. 自然美景
C. 战争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