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1: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1:49
喜雨
作者:陆游 〔宋代〕
去年禹庙归梅梁,今年黑虹见东方。
巫言当丰十二岁,父老相告喜欲狂。
插秧正得十日雨,高下到处水满塘。
六月欲尽日杲杲,造物已命摧骄阳。
夕云如豚渡河汉,占书共谓雨至祥。
南山雷车载膏泽,枕上忽送声淋浪。
猛思浊酒大作社,更想红稻初迎霜。
六十日白最先熟,食新且领晨炊香。
去年去禹庙祭祀时,梅花盛开在梁上,今年却见到黑云从东方升起。
巫师说今年将会丰收十二分,乡亲们互相告知,喜悦得几乎要发狂。
刚好插秧的时候,正好遇上十天的大雨,到处都是水满塘。
六月快要结束,阳光炽烈,造物主已然命令摧毁骄阳。
夕阳的云彩像猪一样渡过银河,大家都说预示着雨水的到来是吉祥的。
南山的雷声如同车轮载着甘霖,突然在枕边传来雨水声。
我猛然想到要喝酒庆祝,更想起红稻将要迎接霜降。
六十天后,白稻最先成熟,吃着新米,感受晨炊的香气。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历经多次政治斗争,作品中常体现爱国情怀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喜雨》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时期,民众对丰收的期待与对自然灾害的担忧交织,诗中表现了农民对于雨水的渴望与喜悦,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喜雨》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农民对雨水的期盼与喜悦。开篇两句以“去年”与“今年”对比,营造出一种时间的流逝感,紧接着巫言的提及,借用民间信仰来增强丰收的希望。诗中“插秧正得十日雨,水满塘”描绘了农田灌溉的美好景象,满塘的水象征着丰收的希望和喜悦。
陆游在诗中提到“六月欲尽日杲杲”,通过对季节变化的描绘,表现出对自然的深切感受。夕阳下的云彩如同猪渡河,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暗示着雨水的到来。而“南山雷车载膏泽”则将雨水的降临与神秘的力量结合起来,表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类的渺小。
整首诗情感真挚,展现了农民的简单乐观与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陆游作为诗人深厚的乡土情怀和对自然的敬畏。
整首诗围绕着对雨水的渴望与对丰收的期待,表现了农民的喜悦与对自然的敬畏,体现了陆游对乡土生活的深切关怀。
《喜雨》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巫言”主要指什么?
诗中的“夕云如豚”是用什么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