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57: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57:16
渺渺长江下估船,
亭亭孤塔隐苍烟。
不堪异县萧条地,更遇初寒惨澹天。
巾褐已成归有约,箪瓢未足去无缘。
包羞强索侏儒米,豪举何人记少年?
在渺茫的长江上,船只轻轻摇曳,
孤零零的塔楼在苍烟中若隐若现。
无奈身处异乡,风景萧条,
更是碰上初寒,阴沉的天空令人心寒。
身穿粗布衣服,已然有归期,
却因为手中只有一个箪和一个瓢而无缘离去。
为了掩羞,强迫自己向小人索要一些米,
这样豪放的举动,谁还记得我的少年时光?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一生经历了国家的沦陷与动乱,作品常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作于陆游晚年,他在经历了多次失败和失落后,常常感到孤独与无奈。诗中描绘的萧条景象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对家国的思念。
《晓出城东》是一首充满了淡淡哀愁的诗,诗人通过描绘长江的辽阔与孤独的塔楼,展现了自己的乡愁和对故乡的思念。首联“渺渺长江下估船,亭亭孤塔隐苍烟”,用“渺渺”和“亭亭”对比了江水的广阔与孤塔的高耸,似乎在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渺小与孤独。接下来的“更遇初寒惨澹天”,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萧条与内心的孤独。
中间两句“巾褐已成归有约,箪瓢未足去无缘”,表达了诗人虽已心有所归,但因贫困而无缘归去的无奈。结尾“包羞强索侏儒米,豪举何人记少年”,则是诗人的自我反思,感叹自己晚年的悲惨境地与年轻时的豪情壮志形成鲜明对比。
整首诗在意象的使用上,长江、孤塔、寒天、粗布衣、箪瓢等,均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表现了他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强烈对比,以及对过往青春的怀念。诗中流露出一种无奈的感伤,令人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与理想的思念,表现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失落,以及对青春的怀念。
选择题:
填空题:
判断题:
以上为《晓出城东》的详细解析,希望对你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