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孔巢父赴河南军(一作刘长卿诗)》

时间: 2025-04-26 04:51:48

诗句

江城相送阻烟波,况复新秋一雁过。

闻道全师征北虏,

更言诸将会南河。

边心杳杳乡人绝,塞草青青战马多。

共许陈琳工奏记,知君名宦未蹉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1:48

原文展示:

送孔巢父赴河南军(一作刘长卿诗)

江城相送阻烟波,
况复新秋一雁过。
闻道全师征北虏,
更言诸将会南河。
边心杳杳乡人绝,
塞草青青战马多。
共许陈琳工奏记,
知君名宦未蹉跎。

白话文翻译:

在江城送你离去,烟波迷蒙路途阻隔;
更何况这新秋时节,一只大雁孤零零飞过。
听说全军正在征讨北方的敌人,
更有消息说诸位将领将在南河会合。
边疆的思念渐渐深远,乡音已然绝迹,
塞外的草色青翠,战马的数量却众多。
我们共同期望陈琳的奏记,
知道你在朝中名声显赫,前途未必会受阻碍。

注释:

字词注释:

  • 江城: 指江边的城市,可能是指长江沿岸的城市。
  • 烟波: 指水面上弥漫的烟雾和波涛,形容景色朦胧。
  • 全师: 指整个军队。
  • 北虏: 指北方的敌人,常指外族入侵者。
  • 边心杳杳: 形容思念边疆的心情渐渐深远、渺茫。
  • 乡人绝: 指与乡音、故人隔绝。
  • 塞草青青: 形容边塞的草木翠绿,生机盎然。
  • 工奏记: 指音乐或文词的作品,陈琳为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士。
  • 名宦: 指在朝中有名望的官员。

典故解析:

  • 陈琳: 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以文字才华著称,其作品常被赞誉。
  • 征北虏: 此处反映了唐代边疆的军事状态,诗中提到的征讨战争暗示了国家的动荡与不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皇甫冉,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风清新自然,语言简练,常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描绘自然景物著称。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唐代,正值边疆动荡之时,诗人以送别友人之际,表达了对国家安危和个人前途的深思。

诗歌鉴赏:

《送孔巢父赴河南军》是皇甫冉在送别友人时所作,诗中通过描绘送别场景和战争背景,表现了对友人的祝福以及对国家形势的忧虑。首句“江城相送阻烟波”以江河为背景,描绘出送别的情景,烟波弥漫,象征着离别的愁绪。接着“况复新秋一雁过”,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结合起来,增添了离别的惆怅。

中间几句提到战争及征讨北虏,显示出国家的危机,诗人关切的情感贯穿其间,既有对友人前途的期盼,也有对国家安危的忧虑。最后两句则是对友人的鼓励,虽身处战乱,但仍然希望他在朝中有一番作为。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平与战争、离别与重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情感真挚且深邃,是唐诗中送别诗的佳作之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城相送阻烟波:在江边的城镇送别,烟波迷蒙,路途遥远。
  2. 况复新秋一雁过:况且新秋时节,一只孤雁飞过,更添离愁。
  3. 闻道全师征北虏:听说全军正在征讨北方的敌人,形势紧迫。
  4. 更言诸将会南河:更有消息说将领们将在南河会合。
  5. 边心杳杳乡人绝:思念家乡的心情渐渐消逝,乡音已然绝迹。
  6. 塞草青青战马多:边塞的草色青翠,战马的数量却众多,暗示战事频繁。
  7. 共许陈琳工奏记:我们共同期望陈琳的奏记,期待他的文才。
  8. 知君名宦未蹉跎:知道你在朝中有声望,前途未必会受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送别的情景与自然景象结合,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与祝福,同时也反映了对国家安危的深思,情感真挚,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城: 代表离别的地方,象征着故土和过去。
  • 烟波: 代表离愁与迷茫。
  • 北虏: 代表外敌,象征国家的危机。
  • 秋雁: 象征孤独与离别。
  • 青青塞草: 象征着生机与战争的频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北虏”指的是哪个地区的敌人? A. 西方 B. 北方 C. 南方

  2. “江城相送阻烟波”中,诗人通过什么自然景象表达离愁? A. 风 B. 雨 C. 烟波

  3. “共许陈琳工奏记”中提到的陈琳是哪个时期的著名文学家? A. 汉代 B. 唐代 C. 宋代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送友人》
  • 杜甫《送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送友人》:同样是表达送别之情,但李白更多地表现了豪情壮志,情感更加奔放;而皇甫冉的诗则更加沉稳内敛,情感更为细腻。

解读: 两者都是送别诗,但在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上有所不同,展示了不同风格的诗人对同一主题的不同理解。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更全面地理解《送孔巢父赴河南军》这首诗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

相关查询

寄喻叔奇 因诚斋寄张三十叔 次韵斯远见寄 寄刘叔骥 即事呈斯远三首 同张伯永出郊迓客倦叹之余因以成咏 十月见菊二首 八月八日发潭州后得绝句四十首 舟中读子进昆仲西游集有怀其人作诗寄之并示成父弟二首 其一 十月八日闻鸡鸣即起案上偶有陶集翻阅数诗有怀斯远三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明如指掌 天下太平 蛙鸣鸱叫 耂字旁的字 清如冰壶 卤字旁的字 毋字旁的字 机器油 虫字旁的字 包含豆的成语 反犬旁的字 包含窠的词语有哪些 逐开头的成语 包含韩的词语有哪些 不愧屋漏 沮抑 十死九生 遽步 不避子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