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44: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44:09
送薛秀才
作者: 皇甫冉 〔唐代〕
虽是寻山客,还同慢世人。
读书惟务静,无褐不忧贫。
野色春冬树,鸡声远近邻。
郄公即吾友,合与尔相亲。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友人的送别情感。诗中虽然提到寻山而来的客人,却也表明了他与世人同样的心态。读书只求内心的宁静,而不为贫困的衣衫而忧虑。诗中描绘了春冬交替的自然景色,邻家鸡鸣声声,传达出一种宁静的乡村气息。最后,诗人提到与郄公的友谊,希望彼此相亲相爱。
作者介绍:皇甫冉,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多见于史籍,其诗作以清新自然著称,常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感,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送别友人薛秀才之际,表现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唐代社会风气开放,人们崇尚读书和交友,诗中反映了这一时代背景。
《送薛秀才》是一首简洁而富有情感的诗作,作者通过对友人的送别,表达了对宁静读书生活的向往与对友谊的珍视。诗的开头以“虽是寻山客,还同慢世人”引入,表明诗人与世人一样,追求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表现了他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
接着,诗人提到“读书惟务静”,强调了读书的真正意义在于内心的宁静,而不是物质的追求,反映了唐代士人对于精神生活的重视。诗中的“无褐不忧贫”则展现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意味着即便身处贫困,也应无所畏惧,保持内心的安宁。
接下来的自然描写“野色春冬树,鸡声远近邻”则通过细腻的描绘,营造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田园图景,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融合,给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感觉。最后一句“郄公即吾友,合与尔相亲”,不仅表达了友谊的珍贵,也寓意着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关心、相亲相爱。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意象和朴素的语言,传达了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反映出诗人心灵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寻山客”指的是?
A. 游山玩水的人
B. 专心读书的人
C. 贫困的人
答案:A
“无褐不忧贫”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对贫困的绝望
B. 对生活的豁达
C. 对衣着的关注
答案:B
本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A. 友情与自然
B. 贫困与富裕
C. 读书的意义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送薛秀才》都涉及到对友人的送别,但王勃的诗更多地表现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感伤,而皇甫冉的诗则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和对友谊的珍视,两者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生活态度。
推荐书目:
通过这些资料,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皇甫冉的诗歌及其时代背景,提升诗词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