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次韵子瞻和渊明拟古》

时间: 2025-04-26 20:45:25

诗句

客居远林薄,依墙种杨柳。

归期未可必,成阴定非久。

邑中有佳士,忠信可与友。

相逢话禅寂,落日共杯酒。

艰难本何求,缓急肯相负。

故人在万里,不复为薄厚。

米尽鬻衣裳,时劳问无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45:25

原文展示:

次韵子瞻和渊明拟古
客居远林薄,依墙种杨柳。
归期未可必,成阴定非久。
邑中有佳士,忠信可与友。
相逢话禅寂,落日共杯酒。
艰难本何求,缓急肯相负。
故人在万里,不复为薄厚。
米尽鬻衣裳,时劳问无有。

白话文翻译:

在远离城市的森林边缘居住,靠着墙种植了杨柳。归家的日子尚不可确定,树荫的覆盖也定不会长久。城中有良友,忠诚和信义可以交往。相遇时聊着禅意的寂静,落日时共饮一杯美酒。艰难困苦本不求什么,急慢之间又怎能相互辜负。故友在万里之外,不再计较薄厚之情。米粮用尽后,卖掉衣裳,偶尔劳作问询也无所依。

注释:

  • 客居:在外居住,特指离家较远而居住。
  • 远林薄:远离城市的森林稀疏之地。
  • 佳士:优秀的人士。
  • 忠信:忠诚和信义。
  • 话禅寂:谈论禅宗的寂静。
  • 薄厚:交情的深薄。
  • 米尽鬻衣裳:米粮用尽,卖掉衣服,形容生活困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是苏轼的弟弟。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闲适的心态抒发个人情感,反映出对社会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苏辙的客居生活中,反映了他在外居住的孤寂与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表达了与朋友的真挚情谊和对人生困境的豁达态度。

诗歌鉴赏:

《次韵子瞻和渊明拟古》是一首描写客居生活的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开篇以“客居远林薄”引入,给人一种遥远而寂静的感觉,紧接着的“依墙种杨柳”则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环境。诗中提到“归期未可必”,表现了诗人对归家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无奈。

接下来的“邑中有佳士,忠信可与友”,则引入了友情的主题,表现了诗人虽然身在异乡,但依然能够找到真诚的朋友,共同品味生活的苦与甜。在“相逢话禅寂,落日共杯酒”中,诗人通过喝酒、谈禅的方式,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彰显了人与人之间的真实情感。

最后几句“艰难本何求,缓急肯相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豁达,无论生活多么艰难,他依然不求过多,只希望与朋友之间能互相扶持。而“故人在万里,不复为薄厚”则展现了对故友的珍视与思念,即使天各一方,也不再计较交情的深浅。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友谊的珍视,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的潇洒与豁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客居远林薄:身在偏远的森林中,感到生疏和孤独。
  2. 依墙种杨柳:在墙边栽种杨柳,表现对自然的亲近与生活的打理。
  3. 归期未可必:回家的日期尚不确定,流露出对归属的渴望。
  4. 成阴定非久:树荫的覆盖不会长久,暗含对生命无常的感悟。
  5. 邑中有佳士:在城中有值得交往的朋友,表现友情的可贵。
  6. 忠信可与友:忠诚和信义是交友的基础,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重视。
  7. 相逢话禅寂:相聚时谈论禅的宁静,营造出一种恬淡的氛围。
  8. 落日共杯酒:在落日下共享美酒,展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9. 艰难本何求:生活艰难本无所求,表现诗人的淡泊名利。
  10. 缓急肯相负:在急与缓之间不愿辜负朋友,强调友情的重要。
  11. 故人在万里:故友远在千里之外,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12. 不复为薄厚:不再计较交情的深浅,体现了真挚的友谊。
  13. 米尽鬻衣裳:生活困苦到米粮用尽,卖掉衣服,反映生活的艰辛。
  14. 时劳问无有:偶尔劳作询问是否有米,体现了生计的艰难。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归期未可必,成阴定非久”,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杨柳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 比喻:将生活的艰难比作卖衣裳,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困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孤独与思乡为主线,表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豁达态度,传达出无论身处何地,真诚的友情与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永远是人们心中最宝贵的财富。

意象分析:

  • 杨柳:象征着生命的柔弱与无常。
  • 落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欢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归期未可必”指的是什么?

    • A. 归家的日期不确定
    • B. 归家已经确定
    • C. 归家不再重要
    • D. 归家很快
  2. 诗中提到的“忠信可与友”强调了什么?

    • A. 交朋友不重要
    • B. 交朋友需要金钱
    • C. 交朋友需要忠诚与信义
    • D. 交朋友只看交情深厚
  3. “米尽鬻衣裳”形容了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 A. 富裕
    • B. 贫困
    • C. 舒适
    • D. 自由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渔舟唱晚》- 张志和
  • 《饮酒》- 陶渊明

诗词对比:

与陶渊明的《饮酒》相比,苏辙的《次韵子瞻和渊明拟古》更具对生活的思考和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描绘,而陶渊明则更倾向于描写自然与个人内心的和谐。两者都展现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但表现手法和情感侧重却各有不同。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不食仙姑山房 送海南客归旧岛 题晖师影堂 寄李渤 北邙行(一作白邙山) 送友人卢处士游吴越 太白老人 酬秘书王丞见寄(一作酬王秘书闲居见寄) 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 其五 促促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浓抹淡妆 歃血而盟 羊字旁的字 聿字旁的字 皮字旁的字 同心戮力 落成 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車字旁的字 凄淡 巨匠 芝焚蕙叹 川字旁的字 包含殄的词语有哪些 纴绩 不拔之策 边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