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2:57: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2:57:54
斜日平山寒已薄。雪过松梢,犹有残英落。晚色际天天似幕。一尊先与东风约。邀得红梅同宴乐。酒面融春,春满纤纤萼。客意为伊浑忘却。归船且傍花阴泊。
斜阳照在平坦的山上,寒意已渐渐消退。雪花飘落在松树的枝头,仍有残留的花瓣飘落。暮色映衬着天空,如同一幅幕布。我与东风先有约定,邀来红梅共饮欢庆。酒面上融化的春意,春光洒满纤细的花蕾。客人因她而忘却一切,归舟在花阴下暂时停泊。
作者介绍: 宝月是宋代的一位诗人,其作品以清新脱俗、融情于景著称。她的诗歌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鹊踏枝》创作于春季,正值梅花盛开、雪融的时节,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与对生活的热爱。
这首《鹊踏枝》通过描绘斜阳、松梢、梅花等意象,展现了春天的宁静与美丽。诗的开头以“斜日平山寒已薄”引入,给人一种悠闲的感觉,随之而来的“雪过松梢,犹有残英落”,则通过对比展现出春天生机的渐显,喻示着冬天的结束。整首诗的意境如同一幅精美的春景画,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到春天的每一个瞬间。
在表达情感方面,诗中以“酒面融春,春满纤纤萼”展现了诗人与红梅共同饮酒的欢愉,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气息,酒与春的结合也象征了生活的美好与欢乐。最后一句“归船且傍花阴泊”,更是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表现得淋漓尽致,仿佛在岁月的流逝中,诗人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归属。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以及在春日里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欢愉。诗人在自然中找到宁静,体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斜日平山寒已薄”中的“寒已薄”有什么含义?
A. 寒意已减轻
B. 寒意未减轻
C. 寒意加重
D. 无法判断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着什么?
A. 冬天
B. 春天
C. 夏天
D. 秋天
“归船且傍花阴泊”中“花阴”的意思是什么?
A. 花的颜色
B. 花的影子
C. 花的香气
D. 花的形状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