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08: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08:02
鹊踏枝 顾山山茶
作者: 顾贞观 〔清代〕
花覆七楼红十里。
遍数东南,此树曾无比。
碧海扶桑差可拟,
绿云稠叠丹霞绮。
叹息唐昌遗玉蕊。
奕叶蟠根,今日能留几。
一宿只园怀帝子,
梦魂何处空烟水。
这首诗描绘了盛开的山茶花,花朵覆盖在七层楼的红色花海中,绵延十里。细数东南方,这棵树是无与伦比的。就像碧海与扶桑的美景,绿云层叠,恰似丹霞的绚丽。感叹唐朝的春天遗留下的美丽花蕊,如今的叶子和根能留存几何?一夜之间只在园中怀念帝子的身影,梦魂又何处去寻那空灵的烟水?
作者介绍: 顾贞观(公元1650年-公元1700年),字瑾瑜,号秋山,清代诗人,南明遗民,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冷暖。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迁之际,诗人在对比古今美景的同时,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
《鹊踏枝 顾山山茶》是一首充满了对美景的赞美与对过往的怀念之情的诗。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描写,勾勒出一幅山茶花盛开的美丽画卷。开头的“花覆七楼红十里”,描绘了山茶花的灿烂与广袤,展现了自然的神奇与美丽。随后的“遍数东南,此树曾无比”则不仅强调了山茶花的独特,更反映出诗人对其深厚的情感。
随着诗意的深入,诗人引入了“碧海扶桑”的比喻,进一步提升了诗的意境,构建出一个梦幻般的世界。诗人感叹“唐昌遗玉蕊”,表达了对唐朝盛世的无限怀念,同时也暗示了对当前社会状况的无奈与惋惜。最后两句“一宿只园怀帝子,梦魂何处空烟水”则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对梦境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整首诗不仅在形式上流畅优美,情感上更是深邃而丰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山茶花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和社会变迁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碧海扶桑”是用来比喻什么?
A. 山茶的美丽
B. 繁华的唐朝
C. 自然的力量
D. 东南的风景
“今日能留几”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对山茶花的热爱
B. 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C. 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D. 对社会变迁的失落
“梦魂何处空烟水”中“空烟水”象征着什么?
A.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B. 自然的美丽
C. 对爱情的渴望
D. 生活的繁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