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4 22:09: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4 22:09:02
惨碧蕉林初过雨。
野葛齐纨,时有清风度。
眉月窥人低绮户。
海天小阁浑无暑。
开遍庭前招隐树。
道是中秋,恰是春光暮。
春水方生君可去。
鸥边梦熟江南路。
在惨淡的碧绿蕉林中,刚刚下过雨。
野生的葛藤像纨绸一样齐整,时不时有清风吹过。
眉月悄悄窥视着人,低下头来透过绮丽的窗户。
海天之间的小阁楼里,一点也没有炎热的感觉。
庭前的招隐树开满了花。
说是中秋,其实恰好是春天的傍晚。
春水刚刚复苏,你可以离去了。
在海鸥旁的梦中,已熟悉那江南的道路。
“中秋”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象征着团圆和丰收。而诗中提到的“春光暮”,则是通过时间的错位,体现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的“江南路”也可视为对故乡的思念,江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地之一。
作者介绍:姚鹓雏,近代诗人,擅长写作古典诗词,风格细腻,常常融入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台湾,寄托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光的感慨。诗人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现了内心的孤独与对春天的留恋。
《鹊踏枝 酬包朗生天笑自台湾寄示近诗》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情感的古诗,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内心情感的深刻体悟。开篇的“惨碧蕉林初过雨”便勾勒出一幅清新而略显忧郁的自然图景,蕉林在雨后显得更加清晰,仿佛一切都在沉静中复苏,带给读者一种清新的气息。
接下来的“野葛齐纨,时有清风度”,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的和谐美好,葛藤整齐如丝绸,清风轻轻拂过,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安详的氛围。诗人通过“眉月窥人低绮户”这一句,赋予了自然以生命,眉月似乎在窥视人类的生活,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诗中不仅描绘了春天的气息,也隐含着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思考。“道是中秋,恰是春光暮”,意在表达对时间的错位感,仿佛春天的美好与中秋的团圆产生了某种悖论,令人感到惆怅。
最后,诗人以“鸥边梦熟江南路”结束,展现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在海鸥边的梦中,江南的道路已然熟悉,寄托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昔日生活的向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情感真挚而细腻。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惨碧蕉林”指什么样的景象?
诗中“眉月”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江南路”象征着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静夜思》中对月的思念相比,姚鹓雏此诗更倾向于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和对故乡的深情怀念。李白的情感直接而激昂,而姚鹓雏则是细腻而含蓄,展现了不同的诗风与情感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