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从军诗五首 其三》

时间: 2025-04-26 16:08:43

诗句

从军征遐路,讨彼东南夷。

方舟顺广川,薄暮未安坻。

白日半西山,桑梓有馀晖。

蟋蟀夹岸鸣,孤鸟翩翩飞。

征夫心多怀,凄凄令吾悲。

下船登高防,草露沾我衣。

回身赴床寝,此愁当告谁。

身服干戈事,岂得念所私。

即戎有授命,兹理不可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08:43

原文展示:

从军征遐路,讨彼东南夷。方舟顺广川,薄暮未安坻。白日半西山,桑梓有馀晖。蟋蟀夹岸鸣,孤鸟翩翩飞。征夫心多怀,凄凄令吾悲。下船登高防,草露沾我衣。回身赴床寝,此愁当告谁。身服干戈事,岂得念所私。即戎有授命,兹理不可违。

白话文翻译:

跟随军队远征,讨伐东南方的蛮夷。船只顺着宽阔的河流前行,傍晚时分还未找到安全的停泊地。太阳已经半落西山,家乡的树木还残留着余晖。蟋蟀在岸边鸣叫,孤独的鸟儿轻盈地飞翔。征夫心中充满忧思,凄凉之情让我感到悲伤。下船登上高处防守,草地上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服。转身回到床上休息,这份忧愁该向谁倾诉。身负战事的重任,怎能顾念个人的私事。既然接受了军令,这个道理不可违背。

注释:

  • 遐路:远路。
  • 东南夷:指东南方的少数民族。
  • 方舟:并排的船只。
  • 广川:宽阔的河流。
  • 薄暮:傍晚。
  • 安坻:安全的停泊地。
  • 桑梓:指家乡的树木。
  • 蟋蟀:一种昆虫,常在夜间鸣叫。
  • 征夫:出征的士兵。
  • 凄凄:凄凉的样子。
  • 高防:高处的防御工事。
  • 草露:草地上的露水。
  • 干戈事:指战事。
  • 即戎:接受军令。
  • 授命:接受命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粲(约177-217),字仲宣,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与孔融、陈琳、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并称“建安七子”。王粲的诗歌多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语言质朴。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粲随军出征时所作,反映了征夫的艰辛和思乡之情,同时也表达了服从军令、不念私情的军人精神。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征夫远征的艰辛和思乡之情,展现了战争背景下的人性光辉。诗中“白日半西山,桑梓有馀晖”一句,既描绘了傍晚时分的自然景色,又隐喻了征夫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蟋蟀夹岸鸣,孤鸟翩翩飞”则通过自然界的孤独声音和孤独鸟儿的形象,加深了征夫内心的孤独和凄凉。最后两句“身服干戈事,岂得念所私。即戎有授命,兹理不可违”,强调了军人服从命令、不念私情的崇高精神,体现了王粲对军人职责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从军征遐路,讨彼东南夷”:开篇即点明主题,表达了跟随军队远征的目的。
  • “方舟顺广川,薄暮未安坻”:描绘了船只顺流而下的情景,傍晚时分还未找到安全的停泊地,暗示了旅途的艰辛。
  • “白日半西山,桑梓有馀晖”: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征夫对家乡的思念。
  • “蟋蟀夹岸鸣,孤鸟翩翩飞”:通过自然界的孤独声音和孤独鸟儿的形象,加深了征夫内心的孤独和凄凉。
  • “征夫心多怀,凄凄令吾悲”:直接表达了征夫内心的忧思和悲伤。
  • “下船登高防,草露沾我衣”:描绘了征夫下船登上高处防守的情景,草地上的露水沾湿了衣服,增加了旅途的艰辛感。
  • “回身赴床寝,此愁当告谁”:表达了征夫内心的忧愁无处倾诉的孤独感。
  • “身服干戈事,岂得念所私”:强调了军人服从命令、不念私情的崇高精神。
  • “即戎有授命,兹理不可违”:最后一句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强调了军人接受命令、不可违背的道理。

修辞手法:

  • 比喻:“白日半西山”比喻时间的流逝,“桑梓有馀晖”比喻对家乡的思念。
  • 拟人:“蟋蟀夹岸鸣”和“孤鸟翩翩飞”通过拟人手法,赋予自然界以情感。
  • 对仗:“身服干戈事,岂得念所私”和“即戎有授命,兹理不可违”通过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表达的力度。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征夫远征的艰辛和思乡之情,同时强调军人服从命令、不念私情的崇高精神。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征夫内心的独白,展现了战争背景下的人性光辉。

意象分析:

  • 白日半西山: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征夫对家乡的思念。
  • 桑梓有馀晖:象征家乡的温暖和征夫的思乡之情。
  • 蟋蟀夹岸鸣:象征孤独和凄凉。
  • 孤鸟翩翩飞:象征孤独和无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白日半西山”一句,象征了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战争的残酷 C. 征夫的孤独 D. 家乡的温暖

  2. 诗中“蟋蟀夹岸鸣”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3. 诗中“身服干戈事,岂得念所私”一句,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征夫的思乡之情 B. 军人的崇高精神 C. 战争的残酷 D. 旅途的艰辛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的《出塞》:同样表达了军人远征的艰辛和思乡之情。
  • 杜甫的《春望》:通过描绘战乱中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

诗词对比:

  • 王粲的《从军诗五首 其三》与王昌龄的《出塞》:两者都表达了军人远征的艰辛和思乡之情,但王粲的诗更强调军人服从命令、不念私情的崇高精神。

参考资料:

  • 《王粲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拜星月 候春 拜星月慢 北岭见梅 拜星月慢 九月十五,月夜怀去年湖上之游 拜星月慢 次吴梦窗韵 拜星月慢 和樊山七夕词 拜星月慢 和霞盦七夕阻闰延期之作 拜星月/拜星月慢 拜星月慢 拜星月慢 拜星月慢 余不到玉峰三十馀年矣,乙卯清明与植斋、竹逸重游是间,赋词感旧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幺字旁的字 百闻不如一见 自字旁的字 三点水的字 运动神经 新仇旧恨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黹字旁的字 快刀斩麻 闸机 韬发 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盅虿之谗 山讴 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膊鱼 舍命救人 尣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