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2:16: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2:16:36
晓过伊水寄龙门僧
司马扎 〔唐代〕
龙门树色暗苍苍,伊水东流客恨长。 病马独嘶残夜月,行人欲渡满船霜。 几家烟火依村步,何处渔歌似故乡。 山下禅庵老师在,愿将形役问空王。
龙门的树木颜色暗淡苍苍,伊水向东流去,客人的恨意绵长。 病弱的马独自嘶鸣在残夜的月光下,行人想要渡河,船上满是霜。 几处人家的炊烟依傍着村庄,何处传来的渔歌听起来像故乡。 山下的禅庵里老师还在,我愿意将这形体之苦向空王请教。
作者介绍: 司马扎,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抒发个人情感,尤其擅长写景抒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司马扎在旅途中经过伊水,思念故乡和寻求心灵慰藉时所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佛教的向往。
这首诗以景入情,通过对龙门树色、伊水东流、病马嘶鸣、行人渡船等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诗中的“客恨长”直接表达了旅人的愁思,而“病马独嘶残夜月”则进一步以病马自喻,抒发了身体衰弱与心灵孤寂的感受。后两句通过对村庄烟火和渔歌的描写,勾起了对故乡的怀念。最后两句转向对佛教的向往,表达了在禅庵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旅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佛教的向往,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病马独嘶残夜月”比喻了什么? A. 旅人的愁思 B. 旅人的身体衰弱 C. 旅人的心灵孤寂 D. 旅人的旅途艰辛
诗中的“伊水东流客恨长”表达了什么? A. 旅人对故乡的思念 B. 旅人的愁思不断 C. 旅人的旅途艰辛 D. 旅人的身体衰弱
诗中的“愿将形役问空王”表达了什么? A. 旅人对佛教的向往 B. 旅人对故乡的思念 C. 旅人的愁思不断 D. 旅人的身体衰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