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8:43: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8:43:57
原文展示:
长忆乍能言,朝游父母前。方行初下膝,既老遂华颠。在昔四五岁,于今六十年。却看儿女戏,又喜又潸然。
白话文翻译:
长久以来,我回忆起自己刚刚学会说话的时候,常常在父母面前欢快地游玩。那时我刚刚学会走路,现在却已经老去,头发花白。回想四五岁时的情景,如今已经过去了六十年。看着自己的儿女嬉戏玩耍,既感到喜悦,又感到悲伤。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安乐先生,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家庭亲情的珍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邵雍晚年所作,表达了他对童年时光的怀念和对家庭亲情的感慨。通过对比童年和晚年的生活状态,诗人抒发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家庭温暖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童年和晚年的生活状态,深刻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家庭亲情的珍视。诗中“长忆乍能言”和“在昔四五岁”描绘了诗人童年时的无忧无虑,而“既老遂华颠”和“于今六十年”则反映了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变迁。最后两句“却看儿女戏,又喜又潸然”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既为儿女的快乐感到欣慰,又为自己年华老去而感到悲伤。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家庭亲情的珍视。通过对比童年和晚年的生活状态,诗人抒发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家庭温暖的珍视,体现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亲情的深厚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苏轼 B. 邵雍 C. 王安石 D. 欧阳修
诗中“既老遂华颠”表达了什么意思? A. 表达了诗人对童年的怀念 B. 表达了诗人对晚年的感慨 C. 表达了诗人对家庭的珍视 D. 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无奈
诗中“却看儿女戏,又喜又潸然”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无奈 D. 喜悦和悲伤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